家住安宁市青龙街道双湄村委会界牌小村的黄志仙,是一名家庭妇女。多年以来,她始终坚持“肚量有多大,福气就有多大”这一信条,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用心用情照顾瘫痪、眼盲的婆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子女做好榜样。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黄志仙每天和婆婆同睡一个房间,尽管家庭困难,但她努力让婆婆吃得好、穿得好。每次做好饭,黄志仙给婆婆洗脸洗手、收拾干净被褥,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饭后,黄志仙给婆婆漱口、擦手、喂药。把婆婆安顿好后,黄志仙才匆匆吃下几口饭,忙活完后就下地干活。
人上了年纪就跟小孩似的,一不如意就使性子,特别是生病的老人。婆婆因为瘫痪及眼盲,心情时好时坏,黄志仙从来没有一点责怪,会耐心处理,经常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衣服经常换洗、被褥叠放整齐,屋里不潮湿也不阴冷,在黄志仙精心照料下,婆婆总是穿戴整齐地坐在床上,满脸光泽。一提到儿媳,老人就忍不住流泪,哽咽着说:“亲闺女也没有像她这样对我这么好,是我拖累了她。”一旁的黄志仙则像哄孩子一样,一会工夫就把婆婆逗得破涕为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婆婆,黄志仙没有过一句抱怨。“婆婆就像自己的亲娘一样,没有理由对她不好,苦点累点都是应该的。”当被问及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黄志仙总是一脸平静地说。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黄志仙用行动诠释孝道的含义,把家庭经营得和谐美满,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她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做儿媳没有人比她做得更好了。”(昆明日报 通讯员温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