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寺公园。记者刘凯达摄
“没想到弥勒寺公园变得这么时尚,咖啡馆、博物馆、小剧场、音乐会、艺术节应有尽有。”当市民陈成走进弥勒寺公园,焕然一新的公园业态让他十分惊喜。
如今的弥勒寺公园里,咖啡馆、茶馆、脱口秀、音乐会等入驻,让公园多了“文艺范儿”;院坝党课、眼镜博物馆搬到公园内,让公园增添了文化味道;爱心义诊、普法宣传,让公园更显人文关怀……
2016年,弥勒寺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散步晨练、歌舞唱跳和日常休闲的好去处。2021年,西山区通过“双招双引”引入两家企业运营,建立弥里有乐联合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围绕“未来城市公园社区”党建品牌,构建了“党建+文创+老字号”“党建+文创+艺术”“党建+文创+新媒体”等新模式、新载体,为弥勒寺公园发展增添了活力。
同时,西山区金碧街道持续挖掘辖区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强休闲康养、历史文化与商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弥勒寺公园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公园+”模式,打造“弥里有乐”文化艺术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内有49家市场主体及社会组织入驻,其中文化相关经营性市场主体35家,招商入驻率达100%。
“弥里有乐”未来公园社区主理人佟佳介绍:“我们致力打造全龄友好的未来公园社区,依托弥勒寺公园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场地,以及原有的楼房建筑,融合更多的消费场景,完成‘公园+消费’的融合,践行‘楼道变街道,商户变邻居’的主理人社区文化。”(昆明日报 记者李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