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丨如何“点绿成金”?西畴这样做
2023-08-15 16:29:33      来源:回归西畴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西畴,因生态而名,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富。近年来,西畴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绿美建设,拼出一份份生态文明为底色的“家底”,逐步实现石漠荒山“点绿成金”的美丽蝶变。

一座小城 舒展画卷

坐落于山峦腹地的西畴县城,因地处北回归线“黄金十字带”的特殊地理位置,气候温润,植被葱郁。

宽敞、整洁、通畅的街道,规范标准的新市场,新建公园、广场、健康步道……西畴县城的美丽蝶变,成功获命名“云南省美丽县城”,其背后是西畴县常态化、大纵深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的结果。

2019年以来,西畴实施棚户区改造、城市供排水、市政道路、美化绿化、污水处理、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建成人民路等市政道路37.5公里、防洪排涝管廊18.3公里、城市花箱9.7千米,城市立面改造9.2万平方米,拆除改造屋顶彩钢棚2.1万平方米,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148座,建成“四公园五广场六景带”,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125.4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7.25公顷,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2.6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

碧水蓝天之间,温馨的小县城与自然美景和谐而生,令人心旷神怡,风景如画的公园犹如都市中的“绿肺”,全天候输送着自然鲜氧,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城市画卷跃然眼前。

一方水土 绿意盎然

穿行在曾经石漠化最严重的三光片区,生态之绿,产业之绿,点染石旮旯。一片片猕猴桃林枝繁叶茂,一排排整齐的石埂如带如丝,令人再难与老照片中那荒凉的石漠化景象联系起来。

2013年,西畴县在兴街镇三光片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十年来,整个片区的生产总值翻了好几番,从以前“树木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的“三光村”变成了“光荣脱贫、光彩夺目、光明前景”的新“三光村”。

同样“点绿成金”的,还有江龙村。以前的江龙村,因为植被破坏,旱季泉水干涸,雨季雨水倒灌。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带领群众致富,村干部刘超仁带领群众封山育林,山下改种橘子树。

经过多年努力,江龙村村边、路边、房子边到处都是翠玉镶金的橘子树,山青水秀、抬头看景、起步闻香的丰收画卷令人喜不胜收。

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党支部委员  刘超仁: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我们要发扬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精神,向石漠化要耕地,向土地整治要效益,在嶙峋石漠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江龙村立足自然区位优势,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拓宽销售渠道,是远近闻名的“橘子村”,共发展柑橘种植1100亩,每年仅柑橘产业收益便达600万元以上。

一片林木 昂然挺立

今年4月,一株近地移栽保护的华盖木,在种下18年后,迎来了它的初次绽放。

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第四纪冰川时代,目前发现的野生华盖木分布在云南北回归线区域文山、红河很狭窄的地方,数量也不过几十株,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奇峰含笑、古木起舞、幽谷欢歌。距西畴县城17公里,总面积3906.6公顷的小桥沟自然保护区便是华盖木茁壮成长的润土。自西畴县实施林长制改革和石漠化治理农林示范带建设,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以石山区为核心,大力发展以核桃、八角、油茶、乌骨鸡等为重点的“林木 林果 林花 林药 林畜 林菌 林游 林草”八林经济。

“西畴精神”典型代表 程敦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人人都是参与者和践行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将带领乡亲们,将“云药之乡山豆根”这张名片擦得更加亮丽,让老百姓更加富裕,腰包更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西畴县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25% 提升至如今的54.83%,林业总产值达8.7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一汪江湖 碧水荡漾

大地湖位于西畴县香坪山景区,远看像镶嵌在山峦怀抱之中的一颗蓝宝石。为了守好大地湖,西畴县整合各项资金550余万元,加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新建排污管道,配套建设环湖步道、休憩亭子、亲水平台、路灯、浮桥、公共厕所等设施,全面提升了大地湖的风景和功能。

自2021年西畴县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30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以来,西畴县抓住机遇,做足“水文章”, 一体推进水环境治理、水文化挖掘、水资源利用,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目前,西畴县利用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完成3个乡(镇)8条河流3个水库,总长度41.3千米的绿美河湖建设。随着河湖的治理,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目标,河湖治理也为周边群众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使群众收益比往年增加了1倍。

西畴县水工程运行和河(湖)长制管理中心主任 赵选坤:下一步,西畴县水务局将坚决做到“守水有责、护水尽责”,持续加强畴阳河道的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模式,不断创新,让畴阳河的天更蓝、水更清,让沿岸村民成为河道环境保护的双面“受益者”。

结语

一座城、一方土、一片林、一汪湖……通过多年的不懈奋斗,西畴县交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答卷:2021年,西畴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站在新的起点,西畴县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绘出美丽中国西畴新画卷。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西畴分局局长  徐芳: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围绕天蓝、地绿、水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上作示范,当好绿水青山“守护者”和金山银山“创造者”。(记者:勾永龙


编辑: 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 曹月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