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4市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 昆明已建立20个自然保护地
2023-05-17 08:35:25      来源:都市时报

45091684255904950

28141684255904965

昆明海洪湿地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5月16日上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首场2023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作为首批发布单位,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

昆明

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昆明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和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生态文明体制专项小组共完成136项改革任务,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

以突出生态创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累计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石林县),10个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3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71个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2个国家级生态村(社区),24个云南省生态文明村(社区)。

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昆明市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全市建立20个自然保护地,约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超过90%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滇池金线鲃、银白鱼、富民枳等一批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重获新生。  

2022年,全市在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开展6批次“绿剑—2022”专项执法行动,现场查出问题1184个,提出整改建议1895条。全市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98件,罚款9805万元。12345热线交办件办结率100%。

昭通

393条河流“一汪清水出昭通”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昭通市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境内393条大小河流保持“一汪清水出昭通”,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通过抓好污染防治,昭通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新突破。昭通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实现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100%;PM2.5浓度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昭通水环境质量2022年位居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十七名,较2021年提升12位,是云南省唯一入围前30名的州市;2023年一季度跨入前十行列、位列第九名。2022年,国控、省控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二名,为全省改善幅度最大的3个州市之一。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92个、修复面积589.63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86个,治理石漠化面积118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8.73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

下一步,昭通市将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做好“产、城、人”3篇文章,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细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让乌蒙大地天蓝地绿水清。    

曲靖

去年超额完成环境约束性指标

曲靖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曲靖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在蓝天保卫战方面,2022年,曲靖市超额完成环境约束性指标,全市2022年度预计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742吨、 5519吨。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完成5510辆柴油货车远程在线监控数据采集(OBD)装置安装。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PM2.5年均浓度值为22微克/立方米。

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曲靖全市8个产业园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环评并推广运用,主动作为提前研究产业布局,结合曲靖市“3+6+2”产业发展体系,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通过强化建设项目环境总量要素保障。曲靖市提前介入、精准调度、全程服务,2022年先后主动对信义集团、双友钢铁、扬钢钢铁、盛凯焦化等30多个重点项目环评进行全过程服务,严格落实“并联审批”,推广实施“容缺审批”。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减轻企业办证负担。

玉溪

展现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和温度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玉溪市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打出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既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又积极惠企纾困,彰显了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温度。

在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总分排名中,玉溪市排名州(市)第二名,红塔分局排名县(市、区)第一名,2人名列全省15名突出个人名单。在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执法比武竞赛中,2人获个人三等奖,取得全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第三名和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第一名的成绩。

2022年,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345人次,检查企业4249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5件,办理配套办法案件12件。全市完成164户重点污染企业、563台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安装、验收和联网运行,自动监测数据补全率达到99.97%,即时有效传输率为94.18%。出动运维监管人员1380人次,检查重点企业620家次,下发运维通报10期,督促整改存在问题333项。建成30家机动车检测站、93条检测线,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共检测机动车357264辆次,合格率86.13%,柴油货车监督抽测率46.44%。

通过集中开展“绿剑玉溪”行动,全面排查各类环境风险隐患,依法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超3000人次,共检查各类对象1032家,发现问题总数1674个,已完成整改1258个,正在整改416个。此外,玉溪市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新机制,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执法效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全面依法行政为准,加强非现场执法;紧盯“执法大练兵”着力点,统筹做好行政执法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编辑: 杨普慧 责任编辑: 劳学丽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