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彭诗淇)12月23日,2022绿色金融国际峰会·滇池论坛在昆举办。峰会上,GF60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只要上下内外合作努力,在碳汇的建设和减排上,云南有望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模范省份。
刘明康认为,云南应对碳汇和碳排工作同样重视,两手抓、两手都得硬,两手都得抓好。云南根据能源结构特点及其自然禀赋,在“30/60”双碳目标一经提出时就已确定最优路径:通过森林面积的有效扩大、水源涵养、河流湖泊面积和湿地保护的完善,创造独特的绿电和自愿减排指标的金山银山。同时,可以利用水电推动氢能和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工、交行业运用,使高碳排产业在云南实现崭新的减排突破。只要工作方向得当,内外人才结合紧密,投资信心维护到位,发展越绿色,云南的GDP和人民生活就能焕然一新。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更趋严峻。气候变化的根子在于排放,其对固碳和碳汇以及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趋强化。而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可为绿色碳化事业、高碳排去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助力,是加强气候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之一。云南应加大力度,奋发进取,用科学的手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大省之一,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刘明康表示,科学改造保护区,在很多诸如水电站等工程建设的环评中纳入对野生动物生存影响的评估,以及从大尺度景观的科学视野来考虑国家公园乃至跨境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都是云南迫在眉睫的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把云南建成生态保护和国际文旅的高地,就一定要明确央地权责,加强财政金融的紧密融合,其中离不开绿色减排和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服务。
刘明康认为,建设美丽云南是一项长期、科学的系统工程,只要心存高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开局,而理想的开局就是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