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 怒江泸水小沙坝村“两委”:当好村民的服务员
2022-12-01 15:33:36      来源:泸水市融媒体中心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小沙坝村“两委”班子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把精力倾注在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上。他们既是村里的管理者又是村里的服务员,赢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和广泛支持。

adbb7fbd378d47f8868cab011696a348

小沙坝村便民服务中心

在六库街道小沙坝村便民服务中心,五颜六色的傈僳族挎包引人注目,这是村里为了方便弱劳动力售卖手工艺品特设的展销平台。

a26fd950bf7a4057ad6cb477821aa846

傈僳族包

展销平台于2021年8月份设立,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村里64岁的密新妞有缝制傈僳族挎包的手艺,因为是纯手工缝制,所以特别耐用。虽然缝出的挎包款式新颖,但由于与外界沟通少,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3a11fcfe7b3c46c4ab1d66dbaafc9c8c

密新妞精心缝制傈僳族挎包

在了解情况后,村“两委”班子经过研究讨论,决定由村“两委”班子牵头为村民寻找销路,发动大家在微信朋友圈帮忙售卖,同时在村委会专设展示台。仅一个月时间,密新妞的挎包就远销省内外,尝到甜头的村“两委”班子计划成立创新工作室,把傈僳族包作为工艺品和使用品扩大规模进行生产。

“从9月份开始,每个月销售10到20个,有的还销往北京,价格在50到100元之间不等。下一步我们成立小沙坝村创新工作室,让密大妈当老师,教50到60岁的脱贫户缝制。”小沙坝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田晓贵说。

除了帮助村民售卖手工艺品,村“两委”班子还根据季节和村民的需求,为他们积极推销各种农特产品。丽昌和蚂蟥箐两个自然村有售卖野生菌的传统,但两个自然村距离泸水城区市场相对较远,为节约农户的运输和劳动成本,村“两委”班子利用微信朋友圈积极为大家售卖野生菌,仅2022年的采收旺季,就为两个自然村售卖野生菌500多斤,为村民创收2万元。

f05349a7bc804162939cf59f48ec7420

施工现场

2022年雨季,蚂蟥箐自然村两户农户由于住在地势低洼的地方,雨水冲刷形成的泥石流直接冲进农户家里,严重威胁农户的住房安全。村里作出决定对该路段的排水工程进行翻修,经过初步预算,工程大概需要2万元的资金,但村里拿不出这笔钱。村“两委”积极协调争取,得到驻地企业的大力支持,免费提供了工程材料,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充分发挥特长成了免费的“施工队”。

2b1835787a0943f59351653dba82dfd9

修建好的排水沟

“我们的副书记会做挡墙,武装干事会做排水沟,周边的村民可以拌沙石,10多个人用了两天就把路修好了。”田晓贵说。

0ddfb0c639f747eb8f9f07f3ad37a0ed

干净的道路

近年来,小沙坝村的路宽了、村民的房子高了、增收渠道多了,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4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万多元,腰包鼓起来的村民对生活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成立了3支文艺队,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村民的精神面貌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b1762712ef9743fb9404fe54afd73466

健身    

f9fd290abded4b96bba625fb82780e99

跳舞

“忙完了农活,闲暇之余我们喜欢跳舞,对身体好,心情也好。”小沙坝村民蔡荣香说。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当好村民的管理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的志愿者,服务好村民。”田晓贵说。


编辑: 丁雪清(实习)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