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我们会遇见一个怎样的昆明?一幅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笔、城市为纸的细腻工笔画正徐徐铺开。日前,《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为全市人民描绘出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未来的昆明,致力于打造富有活力、开放包容、民族和谐、生态宜居“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绿化美化,这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增加城市的宜居性,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而《规划》指导下的昆明,更精益求精,将构筑昆明“一屏两湖四脉、一核两翼四轴”的市域保护开发新格局,到2035年,昆明将建成绿美公园城市;实现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覆盖率可达90%;基本实现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全市森林覆盖率在53%以上。“绿美春城”将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人民生活幸福是城市发展理念的精确写照,也是城市越来越美好的表达。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城市聚焦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实力提升、城市品牌塑造、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全力提升治理能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均衡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在昆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建议切实提升城市绿化美化花化水平,突出主题、彰显特色、丰富色彩,努力打造充分展示昆明“春城花都”、生物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团结特点的景观风貌。应当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工作进度,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道路、重要节点绿化美化尽快出形象、见成效。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重品质重细节,对标一流、精心设计,精细管理、精益求精,全面提升绿化美化品质,确保园林绿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谋划推进滇池绿道、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等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绿美城市公园既勾勒出赏心悦目的图景,也彰显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城市建设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绿美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也成为的普遍期盼。绿美城市公园不仅仅在于绿意盎然,还在于有底蕴、有品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旅游休闲、体育健康等适宜产业在喧闹的城市中勾勒出一片片让人心旷神怡的空间,满足着人们对宜居宜业的要求。昆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昆明蓝、生态绿充分展示着昆明厚重的历史人文之美、绿色生态环境之美。滇池西山景观、金马坊、大观楼、昆明八景诗画……万顷滇池水润泽哺育着的高原春城昆明,鲜花绽放,水草茂美,鸥鸟翩飞,山、水、人相融共生,“中国春城”“国际大健康名城”“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向往之城”的魅力强力凸显,绿美城市公园的发展格局值得期待。
好山好水好风光与昆明相生相融,我们的城市更绿更美。城市不仅仅是生存空间,更是我们可以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让更多人既是发展城市、建设家园的受益者、共享者,也是服务城市、守护家园的参与者、贡献者,才能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出一条“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发展之路。(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