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龙泉积 9月20日,昆明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官渡区,实地探访官渡区十年来在湿地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通过湿地建设,官渡区逐步恢复湖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并在湿地生态系统作用下,有效降低滇池水体富营养水平,积极改善滇池水质及滇池湖滨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十年前,位于盘龙江入湖口区域的原洪家村(现星海湿地、海洪湿地所处位置),民建房屋距离盘龙江及滇池水体不足10米,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滇池水体情况时有发生,村内环境脏、乱、差,对滇池水质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0年,官渡区全面实施“四退三还”和生态湿地建设,便于2011年12月完成洪家村整村搬迁,拆除民建房屋600余户,拆除面积约75000平方米。随后于2012年完成盘龙江(官渡区段)沿线绿化提升、道路通达、河长林建设等综合整治。2014年启动星海半岛滨湖生态湿地建设,2021年9月全面完成建设。
如今的星海半岛生态湿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086.1亩,分为两期实施。一期位于盘龙江入湖口顺流左岸,占地416.5亩,201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湿地建设绿化面积约16万平方米、水域约7万平方米、种植乔木约1700株、地被约2万平方米,建设慢行系统和湿地配套服务设施。二期位于大清河至星海半岛滨湖生态湿地一期分界处,占地面积 669.6 亩,2021年9月30日全面完工。主要以滨湖生物多样性复育为核心,以场地水质净化为基础,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重筑滇池生态岸线,构建滇池与城市发展的生态缓冲区,保障滇池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湿地建设,逐步恢复湖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并在湿地生态系统作用下,有效降低滇池水体富营养水平,积极改善滇池水质及滇池湖滨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