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6月13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政法委专场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议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政法工作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年来,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12年的30万余起降至2021年的24万余起,全省命案发案数年均降幅达13.7%,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全国率先实现发案数和损失数同比下降、破案数和抓获数同比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2021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5.86%,再创新高。
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朝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政法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平安云南建设置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云南建设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疆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的良好态势。
十年来,全省政法系统坚持把平安云南建设中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地方法规,制定出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全省现有地方性法规575件,为平安云南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执法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遴选员额法官4700余名、员额检察官3500余名,执法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逐年提高。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2021年度,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建设综合满意率达97.6%,对政法队伍执法满意率达95.92%。
十年来,全省政法系统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12年的30万余起降至2021年的24万余起,全省命案发案数年均降幅达13.7%,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全国率先实现发案数和损失数同比下降、破案数和抓获数同比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全省政法系统探索推动市域、基层、网格分层治理,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100%配备政法委员或政法副书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全省共划分网格39.2万余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6.7万余人,有效夯实了社会治理“底座”。
十年来,全省政法系统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扎实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166个,涉恶犯罪集团296个、团伙50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58人,缉拿目标逃犯207人,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3924起,破获多年未能侦破的积案5000余起。全省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40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89人,移送司法机关668人,清除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批害群之马。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省共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125个,全面排查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组干部,打掉农村地区黑恶团伙314个,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常态化开展以来,全省打掉涉黑组织7个,涉恶犯罪集团和团伙67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276人。2021年全省群众对扫黑除恶成效满意率达98.85%,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十年来,全省政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全省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80%以上,9.5万余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办结。充分发挥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从2016年的2464起下降至2021年的1478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致死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1.17%、35.48%。
全省政法系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打击涉烟、涉税、传销、非法集资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全省法院以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26.3万件。建成“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3.9万件。完善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标准,开通涉产权纠纷案件、保护民营企业“绿色通道”,2021年全省法院通过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办理民商事案件16.7万件。深化政法“放管服”改革,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拓展法律服务事项,全省法院当场立案率98%,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4.7%以上,司法行政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