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赛道上风起云涌,如何踏准时代巨浪?昆明高新区集聚云南省50%以上规模的生物医药集群,“十三五”期间,园区生产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290亿元。2021年,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在昆明启动建设,助推云南省千亿级特色植物产业发展。云南是天然的植物王国,植物提取物可作为原料参与制成食品、中药、保健食品、日化产品、化妆品、养殖投入品等科技产品。“天然健康”的特性让植物提取物成为大健康产业中一股强劲的需求力量。
植物提取物是小而美的产业,而中国是全球植物提取物的第一大生产国。但该产业目前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瓶颈期,名声在外,但产业潜力并未被系统化地开发出来。云南想要做大做强“植物提取”这一绿色科技产业,需在科技、品质、市场三个要素下功夫。
磨好“科技刀”,砍好“植物柴”。云南是天然植物王国,但与之对应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有待加速提升。据统计,世界跨国药企和国内知名药企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15%左右,云南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昆明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始终站在行业产业前沿,牢牢把握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世界一流‘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总体要求,不断创新先进的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用科技创新持续支撑云南产业发展新动能。
打好“植物牌”,念好“安全经”。随着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也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产业投资规模达到15.07亿元,达到近十年来峰值。同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9.6万吨,同比增长11.0%,出口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3.6%。云南天然药用植物资源有315个科,1814属6157种,总数占全国的50%以上。昆明想要挺进植物提取物的国际市场,就要充分发挥高品质的道地药材和中医药特色优势,将“成分”、“安全”、“高科技含量”等要素有机结合,系统地展示给消费者,用硬核产品赢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倾心。
打好“COP15组合拳”,落好绿色“品牌点”。COP15第二阶段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昆明召开,这既为云南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发展潜力好、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云南特色植物提取产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昆明应利用好自身资源,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引导者”。
利用资源、打磨技术、钻研品牌,让“植物”真正“物超所值”。兴产业则兴百业,兴百业则兴昆明,以发展云南特色植物产业为契机,寻求医疗、日化、美妆等产业发展新路径,是昆明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评论员 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