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云岭大地,正掀起一场热烈的“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作为欠发达、后发展的云南,能否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的发展大势中跑出“加速度”;作为省会的昆明,能否打赢经济“翻身仗”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关键在产业发展、在项目推进、在营商环境,更在于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于干部在一项项具体工作中的推进与落实。
当前,一些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思想上“装睡”,在行动上“躺平”,这些“躺平”干部中,不乏年轻干部的身影:有的年轻干部人生观偏差,入职即“退休”;有的政绩观扭曲,热衷于“走偏门、捞政绩”;有的群众观错误,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归根结底,其本质都是忘了初心、失了使命。成为了云南跨越式发展的“中梗阻”,更成为群众、市场主体评价政府服务、营商环境的痛点与失分点。“躺平”干部亟需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大潮中“醒过来”“跑起来”。
让“躺平”干部“醒过来”,需要多措并举形成“不敢躺、不能躺、不想躺”的机制与氛围。
抓“不敢躺”,要在纪律作风上下功夫。持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专项整治,对整治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唤醒羞耻心、敬畏心,树立不干就是错、慢干也是错的责任意识。
抓“不能躺”,要在目标督察和工作评价上强化措施,严格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干任何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工作干得怎么样,最终也是由人民群众来评价。在目标督察,特别是重点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督察中引入群众参与,进一步完善事中监督;在考评制度中把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评价作为重要参数,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干部身上、聚焦在工作落实与效果上,让想要“躺平”的干部“躺不下来、睡不安心”。
抓“不想躺”,要在思想教育上找准切入点,在用人导向上明确关键点。唤醒“装睡之人”的初心使命,需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能动性,在工作上传帮带、在生活上常关心,开展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因人而异地找出为什么“躺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用红色动能激活干部的工作激情。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树立用人导向,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锻炼平台,真正让干部心无旁骛地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
让“躺平”干部“跑起来”,需要让干部“知不足、明措施、放心干”。
知不足,就是让干部正视差距,打破“坝子思维”。一些干部满足于从前的成绩,向外看,只看客观制约条件,不看主观努力,把兄弟省份的成绩简单归功于客观优势,忽视别人在营商环境、工作效能上的努力与付出;向内看,看总量不看增速和增量,躺在既有成绩上沾沾自喜,对兄弟州市跑出的“加速度”视而不见。要让干部跟多地走出去、学一学,以跟班学习等方式到先进地区干一干,亲眼见差距、亲身感不足、亲手学方法,彻底打破“坝子思维”。
明措施,就要把“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真正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成为云南干部落实一项项具体工作的典型特征,在项目推进上盯落实、在一线工作中经淬炼、在典型学习中找路径,真正让省委《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放心干”,就要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一是强化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真正敢想敢干、先行先试,为云南创新发展辨识度提供纪律保障;二是优化监督检查方式,不唯台账、不唯痕迹、只唯实效,在监督检查中释放组织关怀和纪律温度,更好地在事前、事中保护好干部;三是要乐于树立正面典型,对于真正干事的干部,同样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不断为其加油鼓劲。
让“躺平”干部“醒过来”“跑起来”,还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与恒心。我们不能放松对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干部的教育与引导,不能让今天的“功劳簿”成为明天的“躺平温床”。初心使命在胸中,责任担当在肩头,目标道路在眼前,“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从今天干起、从现在改起,云南干部一定能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云南速度”,干出“云南质量”!(评论员 杜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