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非常快,隐匿性也特别强的特点,当前的防疫工作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抓手。现在,不少省市相继推出“场所码”,4月8日,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市公共场所规范使用“场所码”的通告》,要求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场所码”,以便各类公共场所管理者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及时有效开展精准追溯和风险排查。
对之前防疫压力一直感受不大的昆明市民来说,“场所码”和健康码的区别可能不易区分,甚至会产生又多了一码麻烦事的错觉。其实,使用“场所码”是为了更方便,而不是添麻烦。首先,扫描登记“场所码”,可自动跳转至本人健康码页面,方便工作人员查验,并不存在验完一码又一码的情况。其次,“场所码”避免了一些私人场所自发使用的小程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了个人敏感信息的传递层级和经手人数,确保了个人信息的安全。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场所码”记录人员进出该场所的时间,为疫情发生后快速追溯排查涉疫风险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现今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赛跑,需要用更快的速度控制疫情,做到发现快、处置快,以快制快。这其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迅速锁定并管控密接人群,尤其在随机出入的提供公共服务、经营性服务的各类场所,能否随时迅速识别密接者乃至次密接者,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实现。而“场所码”可以提升防疫数字化水平,让防疫更加有“数”,也让流调更加精准。推广使用“场所码”,可以快速形成实人验证,动态核验出入该场所人员健康信息,便于在局部疫情下缩小排查范围,通过扫码记录快速开展高效排查和精准追溯。
对于昆明这么一个八百多万级人口的城市来说,数字化管理能力是城市管理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尤其在防疫工作中,发挥出数据要素的巨大潜力,可以在节省流调资源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对公众来说,它有利于降低排查工作对市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影响,有利于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精准快速,这正是“动态清零”的核心之一。当前,需要在重点场所尽快落实“场所码”的布置工作,提高其覆盖率,并引导居民“凡进必扫”。用好包括“场所码”在内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是昆明在防疫工作乃至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占据先机的关键。(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