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港时评】安全无小事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任重道远
2021-10-28 09:38:05      来源:昆明信息港

24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微博通报,2021年10月24日15时52分,该校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燃,引发火情。当地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及时扑灭明火。学校第一时间将11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10月24日极目新闻)

南航实验室爆燃致2死9伤事件备受关注,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近年来该类事件频发,所酿成的悲剧仍让人历历在目,然而这些事故发生并非偶然,高校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在校师生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都是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潜在杀手。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参与实验教学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全国高校都应该敲响警钟,强化检查监督,找出学校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切莫掉以轻心,让高校实验室成为安全死角。

强化管制,防患于未然。在实验室中,常常存放着各式各样的化学危险品,如性质活泼、稳定性差的易燃易爆品,酒精灯、电炉、电烘箱等加热设备,光从这些物品的名字上就能感受到实验室的危险性,可想而知,如果使用者在储存和操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事故,危及人生安全;有些实验会配以电力,而电气设备如发生过载、短路、接点松动、接触不良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这无疑增大了实验室的火灾隐患。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检查管理,定期进行实验室“排雷”工作,发现变质化学品不能随意丢弃,要规范处置,避免化学品泄露造成更大范围的安全隐患。同时,学校要舍得投入经费,提高标准化,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实验用品,老旧设备及时换新,加强消防设施建设,为参与实验教学的人员拉起防护警戒线。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实验教学中经常会进行蒸馏、萃取、重结晶、化学反应等典型操作,每个步骤都需要顺序准确、用量精准,这需要实验者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还要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充足准备。然而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新闻报导显示,很多学校的实验教师只懂实验不懂防护,不会处理突发状况,实验过程中甚至让缺乏经验的学生参与,因操作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则,而引发实验事故。这警示我们所有参与实验教学的人要加强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实验室防火、防爆、防灼伤、防辐射等防护急救知识,同时要在实验室醒目位置张贴实验步骤、安全告知等警示牌,尽可能全面的提高参与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无小事,安全管理任重道远。实验室是见证科研从“0”到“1”突破的重镇,过程中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一旦酿成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危及性命。常被人们挂在口中的安全问题,恰恰是最容易掉以轻心的关键环节,即便有那么多血的教训摆在眼前,实验事故却依旧难以平息,说明高校对实验室安全依旧浮于表面,不够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需要在校师生总动员,校方不能听之任之只当安全是口号,应当狠抓落实,研究制定有效的方针政策,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不要将严谨的实验变成“作秀”,应让实验参与者成为科研成果的见证者,而非受害者。学生对实验要有敬畏心,安全时刻记心间,做实验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不要因为“好奇心害死猫”。

高校实验室只有夯实基础工作,摸清各实验室危化品底数,加强对危化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保管和废物处理各个环节的监管,才能防患于未然,把实验室安全隐患降到最小。希望各高校尽快行动起来自检自查,将平安校园建设落到实处,不要让类似悲剧再度上演。(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张艺璇)

编辑: 周硕 责任编辑: 袁艳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