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果、太空香蕉
食虫草、滴水叶尖
……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园“扶荔宫”里
有各种特色植物
充分展示了
“植物王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10月12日上午,中央和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部分省区市领导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参加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户外考察活动。
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隐花植物馆、主体温室热带水果区、热带水生区、热带荒漠区、热带雨林区、空中花园等展示区,仔细聆听讲解,询问各类植物习性,了解一草一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通过考察,大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国、在云南的生动实践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成就、云南成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里为何能成为COP15户外考察点之一?
这里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生物?
我们一起“入宫”
解锁那些神奇的植物
“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命名该温室群。以“扶荔宫”温室群为核心的COP15大会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包含了主体温室、兰花馆、食虫植物馆、隐花植物馆、草木百兼馆等。
主体温室
主体温室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整个温室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叠水起伏、云雾缭绕,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展示了丰富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
望天树笔直修长、仙人掌体型硕大、睡莲在水面静静舒展……在“扶荔宫”主体温室内,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水生地区的特有植物在此相会,给人穿越地域的“错觉”。沿着象征着生命构成核心的木廊螺旋而上,29.9米高的空间中,植物正茁壮地生长着。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如神秘果、太空香蕉、王莲、露兜树等;可以看到奇特的热带雨林特色景观,如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滴水叶尖等;还可以看到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如生长于干热河谷、澳洲内陆、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
食虫植物馆
在食虫植物馆里,保育展示的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其中原生种有378种。包括猪笼草、茅膏菜、瓶子草、狸藻、食虫凤梨、土瓶草、露松、捕虫树等,为全国植物园之冠。
捕蝇草
猪笼草
瓶子草
兰花馆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是最为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呈现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被认为是植物进化的顶点。在兰花馆里,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
“扶荔宫”现已保存特色植物共2500余种,充分展示了“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现代展览温室群和开展物种保育、科研试验观察、知识传播与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
怎样?
“扶荔宫”是不是值得一去呢?
这么好玩的地方
有时间要一起去打卡哟!
除了这处处是宝的“扶荔宫”
COP15室外展示项目——
位于滇池东岸的宝丰湿地
兼具了自然界的顶级颜值和强大实力
也非常值得打卡
跟着小布一起探访
宝丰湿地
宝丰湿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滇池东岸湖滨,紧邻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1633.8亩。其中,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286亩,宝丰湿地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选择适合滇池周边环境条件的生态群落配置,去除入侵物种等生物因子及人为干扰因子,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的生物多样性。
宝丰湿地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主要围绕滇池高原湖泊湿地与湖滨生态系统进行构建,在尊重湿地原有地形的前提下,湿地内赋予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12种植物群落,共计101个植物物种。湿地采取恢复光滩、草灌丛、林带等方式,招引以涉禽为主的鸟类群落,同时,湿地还为鱼类营造了良好的栖息条件,许多珍稀物种陆续落户此地。
宝丰湿地通过植物群落的营造和水系的修复,为整个宝丰湿地乃至昆明引来了珍贵鸟类,像彩鹮、灰鹤、池鹭、白鹭等100多种鸟类;比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等鱼类,也在湿地进行了复育和繁殖。
值得一提的是,宝丰湿地还利用现有塘体种植荷花、田埂种植乡土树种云南柳、农田种植水稻,复育农田、鱼塘、湿地环境,从而提升了湿地水循环及生态功能,营造出以滇池景观为文化背景的世界稀有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资源和湖滨生态系统。
宝丰湿地
预计在今年年底前
免费对公众开放
到时候
一起去“打卡”哟!
最后
一组宝丰湿地美图送给你
赶紧收藏起来吧!
英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