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我的孩子今年10岁,生性活泼、好动,尤其喜欢踢足球。但他又是个近视眼,由于运动中产生的高速度冲击常常导致眼镜摔落后镜片破碎、镜架变形。短短两个月来,这已经是他摔碎的第三副眼镜了。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能让他在运动时摆脱框架眼镜呢?”近日,普女士带着这个困惑来到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向国内知名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专家、昆明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许江涛寻求答案。
对此,许江涛表示,每逢假期,不少年满18岁的准大学生通过屈光手术实现脱掉眼镜的愿望;而对于那些像乐乐这样未满18岁,暂时无法通过近视手术摘镜的近视孩子来说,角膜塑形镜或许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据了解,角膜塑形镜也称“OK”镜,是一种通过改变角膜中央部形态来降低屈光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的非手术方法。“OK”镜矫正近视原理是利用硬性高透气性隐形眼镜轻柔地对角膜进行塑形,使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变平坦,它只需要在晚上睡觉时佩戴8—10小时,白天可以无需戴镜,就能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暂时矫正近视的技术”。
此外,有研究数据显示:配戴框架眼镜的儿童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平均每年近视度数增长75—100度,而配戴角膜塑形的儿童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一般每年近视增长25度左右。因而,早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有效避免近视儿童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配戴角膜塑形镜。”许江涛介绍,目前,角膜塑形镜只适应于8岁以上、600度以下近视人群,角膜形态规则,角膜散光不高的患者。而且必须经过专业的眼科检查,只有检查合格者才能考虑配戴。并且配戴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镜片护理能力,保持镜片清洁。
她还提醒,角膜塑形镜验配是严格的医疗行为,任何医疗行为都需要一个操作规范,才能保证它的安全和有效。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角膜塑形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只能在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机构进行验配,并且验配前必须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验配,定期复査,安全配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