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体育专题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云南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杨红琼在会上表示,“十三五”以来,云南省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基本消除,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全省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质量得到重大提升,教育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据介绍,通过实施3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多渠道大幅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基本消除,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新建和改扩建133所普通高中,解决高中阶段21.6万个学位缺口。实施2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现省、州(市)、县(市、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加快公办幼儿园的政策落实。进一步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要求,2020年,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到每生每年600元。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7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05%,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杨红琼介绍,云南把控辍保学作为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中之重”,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全省辍学学生劝返率达99.7%,因贫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129个县(市、区)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落一人”顺利入学,实行贫困专项招生计划、东西协作计划,输送1.5万余名卡户学生到上海等东部五省区优质中职学校就读。强化推普赋能,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普攻坚,累计完成11.3万名农村劳动力和8302名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
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自云南大学进入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3所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优势特色突出。新增博士授予单位1个,硕士授予单位1个。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学术型和专业型发展并重。推进涉外合作办学,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设有12个境外办学机构和3个境外办学项目。建设重大合作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论坛。促进师生双向留学,2019年,共招收全球148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达1.66万人。每年选派1000余名学者赴欧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研修学习,选派200名非通用语种人才赴南亚东南亚国家学习研究。
同时,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投入135亿元实施职业教育补短板项目,全省建设15个职教园区,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加大力度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逐步构建,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与我省打造“三张牌”和八大产业发展相关密切。高校每年输送20余万专门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夯实教育保障做好疫情防控
“十三五”以来,云南大力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推动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党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委,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形成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创建一流党建,60个党组织入选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18个党支部入选全省示范支部,先后制定加强中小学校、民办高校、民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实施意见,连续6年开展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开展4轮10所学校政治巡察,内部审计力度不断增强。
云南对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推动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政策,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政策,为各级、各类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和经费保障。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项招聘基础教育教师3.2万人,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专项培养计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现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实施5期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继续开展乡村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奖励活动,有序开展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活动,“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教师40余万人次,教育系统入选全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1055人。教育信息化逐步推进,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网络校校通,建成全省义务教育“一张网”,基本实现教学班级配备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
校园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全省教育系统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建立校园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一标准三方案”,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措施,实现2020年春季学期分批次平稳开学、秋季学期全面开学,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持续平稳。组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38.8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310万学生在线学习。广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奋战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完成了“把疫情挡在校园外”的阶段性艰巨任务。
到2025年基本建成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杨红琼强调,“十四五”时期,云南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各级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普及、更高质量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主要教育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为2035年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云南将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多渠道扩大教育供给,构建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利。(昆明信息港 记者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