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4月30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昆明举行,专题发布了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相关情况。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介绍,云南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部署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能源”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云南贡献。云南省能源资源丰富,能源结构主要以低碳的非化石能源为主,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均达世界一流水平。
梁旭东表示,作为我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和绿色能源基地,云南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为10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相当于为南方区域减少标煤消耗2.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7亿吨、二氧化硫550万吨,为全国节能减排、污染防治、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能源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梁旭东介绍,近年来,云南能源发展亮点纷呈,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流域绿色能源带已具雏形,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将于今年投产发电。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运,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投产,“缺油少气”格局得到彻底改变。
云南省电力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框架内,积极推动云南电力体制改革纵深发展,成为全国首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率先组建相对独立的省级电力交易机构,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化主体超过4.3万户,2020年全年交易电量1278亿千瓦时,市场放开程度居全国第一。
“绿色能源”有力支撑了绿色制造强省建设。云南省作出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的决策部署,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绿色铝材规模效应凸显。截至目前,已建成绿色铝产能440万吨,在建及协议产能全部建成后,云南省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铝产区和全球以清洁能源生产绿色铝的产能集聚区,每年将带动电力消纳1000亿千瓦时以上,提高省内用电比例近30个百分点,支撑带动云南清洁能源消费比例达到北欧水平,直接推动我国铝行业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绿色硅材全产业链发展初见成效,陆续引进西安隆基、锦州阳光、河北晶龙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硅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已基本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单晶电池片”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单晶硅棒(片)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0%,云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并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硅全产业链制造基地。
“绿色能源还产业助力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梁旭东表示,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不仅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骨干工程,更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数万移民安置,显著提升了云南城镇化水平。水库建成后,旅游、物流等行业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机会,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而绿色铝、绿色硅项目主要布局在昭通、文山、曲靖、丽江、保山和楚雄等相对贫困地区,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当地经济、投资、就业等快速增长,联动物流、科研、商贸、住宿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为全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