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昆明市宜良县公安局获悉,自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宜良县公安局以“六强”措施抓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实践活动,聚焦民生、主动作为,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宜良县电诈案发案升幅同比下降31%,损失升幅同比下降70.8%,单位职工受骗率同比下降6.35%,电诈案件及损失逐年大幅攀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扭转。
开门评警,找准问题强整改
宜良公安全面开展教育整顿“开门评警、开门纳谏”征求意见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补模式广纳民意。县局积极参加宜良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全面听取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10余条;各部门积极邀请警风警纪监督员、辖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干部代表及重点行业场所代表参加,通过座谈会、向人民报告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照立行立改要求,根据各部门、各警种职责职能明确工作责任,按照群众所需、所盼明确细化工作任务,确保爱民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苦练硬功,以快制快强防范
把电信诈骗案件防范作为践行“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的重中之重来抓,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宣传覆盖率低等问题,树立“更快一步宣传”理念,主要领导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宜良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县级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等三项机制,推动27个县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从强化内部宣传开始,逐步铺开分管领域的全面宣传。今年以来,宜良县电诈案发案升幅同比下降31%,损失升幅同比下降70.8%,单位职工受骗率同比下降6.35%,电诈案件及损失逐年大幅攀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扭转。
在督导各部门落实宣传防范主责的同时,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责职能,整合刑侦、网安、指挥中心力量,建立县局反诈中心,实施“更快一步劝阻”模式,由5名接警员依托“东风大数据反诈平台”对预警信息开展实时提醒,实现精确劝阻拦截,有效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依托“三查三告知一宣传”专项整治等行动,推广注册“金钟罩”反诈小程序9.8万个、保护群众16.2万人,有效拦截劝阻1023人次,劝阻可疑汇款485万元,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前置防线,多模并举强防控
以提升社会面巡逻防控“互补性”“灵活性”“延伸性”为突破点,结合辖区实际实时调整强化巡逻防控力度,依托春季校园安保探索“高峰警务”模式,实行“巡逻民警、辅警+治安志愿者+娱乐场所负责人+村委会、村组群防群治力量”多种力量叠加,“车巡+步巡”多种方式叠加,“昼夜巡+重点巡”多个时段融合叠加模式,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着力强化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巡控力度,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今年以来,城区街面两抢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事件“零发生”。同时,县局依托街面警务亭,加强重点地区值守,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2月28日以来,县局圆满完成了“两会”、春节校园开会等安保活动,救助迷路老人、突发疾病等困难群众18人,打掉扒窃、“盗抢骗”等犯罪团伙6个,抓获集资诈骗、盗窃等各类犯罪嫌疑人23人,查处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各类违法人员215人,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推动教育整顿落实见效、惠及百姓。
主动作为,以人为本强服务
以抓好抓实“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助小康”“新五小工程”为切入点,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动“深化网上办,降减窗口量”,审批事项100%入驻网络平台,群众通过手机APP可随时随地办理,不断完善出入境、户政业务入驻县政务中心等工作,开通“异地办、就近办”服务,实施“延时办、错时办”人性化措施,落实“四免”服务便民承诺,切切实实地打造窗口服务群众“零距离”。(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