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协报举办第26场彩云读书会 探讨本土音乐发展
2021-04-01 15:34:52      来源:昆明信息港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音乐使人陶醉。3月31日下午,云南政协报社主办的第26场彩云读书会在昆明举行。

本场读书会的主题为“岁月如歌 ·音乐与音乐人”。由云南政协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云南协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读书会特别邀请了云南著名歌唱家杜丽华、原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廷武,原省文联主席郑明,原昆明市政协秘书长周忻,昆明电视台资深编剧蔡立等文化名家,对昆明本土著名音乐人王斌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探讨。

我省著名书法家赵翼荣老师现场挥毫泼墨,书写了“岁月如歌”等作品赠予王斌等人,期待他们给社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彩云之南给了我音乐创作的源泉,是厚重的春城文化给了我营养,是家乡父老的鼓励和鞭策成就了我。”现场,出生在云南省京剧院音乐世家的王斌,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创造音乐的经历。

刚刚斩获“唱响昆明”音乐比赛第一名的王斌,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方面极具天赋,通过自学成才和名师指导,成长为昆明一位知名音乐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云南省和昆明市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由他主创音乐的昆明本土方言电视剧《东寺街西寺巷》更是家喻户晓。

周忻作为昆明文化界的一位资深文艺工作者,梳理了昆明近年来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王斌的音乐作品进行了点评。

作为昆明电视台的一位资深编剧和老音乐人,蔡立系统地归纳了昆明市以王斌为代表的这一代音乐人的音乐特点,对昆明未来的音乐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和王斌的认识,是因为《蓝樱花开》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交流,最终成为了好朋友。”原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廷武说,在创作的时候,应该恪守着民族音乐这样一种风格和高度,就如诗歌创作一样。“希望王斌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坚持民族的、通俗的、城市的创作风格,把城市歌谣打造成自己独特的名片,创作出更多城市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喜欢的城市歌谣。”

原云南省文联主席郑明认为,云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尤其云南音乐是全国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云南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歌曲,如《阿诗玛》《五朵金花》这样的经典,还有被俄罗斯芭蕾舞团以芭蕾舞的形式来演绎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都是值得骄傲的。

“《滇池圆舞曲》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音乐逻辑,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受了昆明市的音乐熏陶和文化滋养而产生的。”郑明说,昆明一直是个开放的城市,中西方文化碰撞较早,但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节,应该拥有一个像“雪山音乐节”“抚仙湖音乐节”这样的音乐节。

“新时代新歌声,我们要用歌声来表达心声,用歌声来伴随人生,就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音乐人。”郑明说,在音乐人的培养中,不仅要培养歌唱家,更要培养词作家和作曲家,这样才能不断产出优秀作品。

云南著名歌唱家杜丽华动情地说,“参加本次读书,看到王斌创作的城市音乐,感到非常激动。艺术就是要接近生活,‌‌就是要跟大家打成一片,他的作品真正把老百姓心里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了,希望云南、昆明的音乐继续蓬勃发展,尤其是把这个曲调作为云南最原始的题材推广出去,推向每一个人的心里,让大家可以随口唱出来,认识到这是云南的歌曲,这是昆明的歌曲。”

“我们的团队,因为情怀,也因为有相互学习、‌‌相互吸引对方的东西,才能走到一起。”云南协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辉感慨地说,在融洽的氛围中,王斌专注创作音乐,其他老师专注创作歌词,大家的心里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怀着对家乡浓厚的情怀,大家发挥各自所长,可以把一首歌曲拍成一段MV,也可以把一段故事拍成一段微电影,甚至可以朝着电影、电视剧等更高的方向发展。

云南政协报社负责人介绍,四年来,云南政协报先后举办了26场读书会,内容包含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人物,也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如“滇西抗战”“南侨机工”,用绵薄之力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去年七月初,云南政协报举行了一场“最美逆行者”的读书会,邀请援鄂医生和赴湖北采访的记者,讲述他们在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可歌可泣的日日夜夜,获得社会好评,“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希望我省的音乐人用人民音乐鼓舞人,用革命文化激励人,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的音乐,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编辑: 曹月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