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大理召开 会议强调以革命性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2021-03-26 08:17:54      来源:云南日报

3月25日,云南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在大理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革命性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省委书记、省级总河长阮成发,省长、省级副总河长王予波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李江出席。

1

3月25日,阮成发一行在洱海生态廊道骑行,详细了解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情况。 记者 雷桐苏 摄

2

3月25日,阮成发一行深入古城再生水厂,调研环湖截污情况。 记者 雷桐苏 摄

     当天上午,全体与会人员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深入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洱海生态廊道、古城再生水厂、龙龛古渡等,详细了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廊道建设、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工作情况,近距离察看洱海水质情况。

     下午,阮成发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全省河(湖)长制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部分州(市)总河长述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湖泊保护治理工作。

3

3月25日,云南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在大理召开。记者 雷桐苏 摄

     阮成发指出,洱海保护治理是我们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探索。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严厉治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湖;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治湖;坚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依法治湖,通过实施环湖截污、拆迁还湖、矿山整治、治理面源污染、河道治理、生态廊道建设、“智慧洱海”打造、治理过度开发等举措,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从“环湖造城”向“人退湖进”转变、从“一湖之治”向“流域治理”转变、从“污染防治”向“生态治理”转变、从“救火式治湖”向“长效化治湖”转变、从“九龙治水”向“合力治水”转变。各州(市)、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举措,努力把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推向新阶段。

4

省委书记、省级总河长阮成发讲话。记者 雷桐苏 摄

     阮成发指出,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清醒认识湖泊保护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湖泊保护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从思想深处解决认识问题,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对云南未来发展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阮成发强调,“十四五”时期是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关键期。要紧紧围绕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以革命性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退”就是湖边房屋、设施退出,建立湖滨生态带,减少对湖体直接干扰,改善水环境。“减”就是在湖滨生态带外侧,建立湖泊保护缓冲带,控制污染排放,减轻污染负荷;在缓冲带内,人口只出不进,村庄只减不增。“调”就是全流域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有机绿色产业带,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治”就是精准制定污染防控措施,全面抓好环湖截污、城乡污染治理,不让污水流入湖泊。“管”就是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上下游、地上地下和城市乡村,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阮成发强调,要坚决扛起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政治责任,尊重科学、敢于碰硬、保持耐心,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抓好湖泊保护治理。要算大账、算长远账,以湖泊保护治理成效提升区域整体价值和吸引力。要坚持依法治湖,建立一套机制,保持工作连续性,工作部署不能因领导更替而改变,不能因领导好恶而改变。要细化“一湖一策”保护治理方案,共同努力推动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

5

省长、省级副总河长王予波讲话。记者 雷桐苏 摄

     王予波强调,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坚持领导担当、层层担责,遵循规律、因湖施策,全域统筹、全面推进,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形成了“领导抓、科学抓、系统抓、扎实抓”的经验做法,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驰而不息打好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必须扛牢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把“我要保护”、“真保护”的弦绷得紧而又紧。必须坚持治湖惠民,筑牢全民共治共享理念,持续造福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打好湖泊保护治理的人民战争。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科学治理、系统治理,坚持“四个彻底转变”基本原则,科学施策、综合施策、精准施策、依法施策,把“退、减、调、治、管”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发展绿色金融,创新投融资机制,为湖泊保护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州(市)负责同志等参加。(云南日报 记者杨猛 张寅 左超)

6

大理生态廊道 云南网航拍

 云报评论

 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洱海之滨召开云南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近年来,我省在洱海保护治理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严厉治湖、系统治湖、科学治湖、依法治湖,实施“八大攻坚战”,实现“五个转变”,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受到全省人民的认可。同样,我省其他湖泊保护治理工作力度大、措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我国唯一不冰冻的湖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既赐予了我们美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自然、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全省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经济最集中的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这些湖泊为高原封闭或半封闭型湖泊,流域生态脆弱,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不强,同时还长期面临人口负荷大、围湖开发强度大、农业面源污染重、截污治污不到位等严峻挑战,保护、治理、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强化湖泊保护刻不容缓,耽误一天就恶化一天,一刻都不能等!一时也不能拖!一天也不能耽搁!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我们常说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是对一个地区而言。单就一个湖泊而言,第一是保护,第二是保护,第三仍然是保护。保护是个底线,底线问题不能商量,不能逾越!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湖泊保护是滚石上山,现在还在山脚,连山腰都还没有到达。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以革命性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湖泊就是保护当地百姓,保护我们自己,必须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一个湖泊治理好了,我们才有发展的空间,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一个湖泊毁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当地人。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站在政治、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湖泊保护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从思想深处解决认识问题,把湖泊保护治理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十四五”时期是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扛起责任,尊重科学,敢于碰硬,保持耐心,认真学习借鉴洱海保护治理经验做法,细化治湖方案、落实“五字方略”,为百姓计、为子孙谋,共同守护好高原湖泊,在我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云南日报评论员)

编辑: 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 钱嘉榀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