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街头修建洗手台,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任务之一。去年,昆明市在公共场所洗手设施实际建设完成5970座,另实施了洗手设施改造升级1748座,基本实现了学校、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车站、医院、广场等全覆盖。但随着时间过去,一些重建轻管的症状也日渐显现。
日前,据媒体报道,昆明主城核心区道路上一些洗手台虽然建好了,却无法正常使用。永平路和北京路交叉口的洗手台出现感应不灵或设施已损坏的情况;金源大道海伦国际路段的洗手台在用水高峰期出水量小;穿心鼓楼站外的洗手台落叶堆积,贴着“正在维修”告示;五华广场的洗手台使用后不断有水溢出;翠湖南路的洗手台遮挡隐蔽很难被找到等。
如此种种,既让人看到昆明洗手设施建设的成果,也让人看到存在的不足。爱国卫生运动是能够为战胜疫情提供不竭动力的重要举措,绝不是形式主义、表面功夫,而是需要持续开展的自我革命。只有每个片区的责任人守护好自己的“责任田”,提高成效让群众满意,才能促使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大力建设洗手设施是件好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不留遗憾。设置洗手台不仅仅是简单的清扫卫生,还要及时的查缺补漏,防止洗手台重“建”轻“管”,成为摆设。
对重点区域的洗手设施,可以进行改造、升级;对出现问题的洗手设施,可以及时维修损坏设施,建立健全管养制度,安排专人及时清理周边垃圾,并保持干净卫生;对隐蔽的洗手设施,可以设置醒目的引导路标,努力做到质量达标、管理到位、使用方便。
小小洗手台,民生大件事。让我们认真落实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引导居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全社会树立爱国卫生人人受益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携手建设美丽春城。(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