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坚定不移提升工业首位度,旗帜鲜明强工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着力培育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124’现代绿色工业产业集群,打造昆明现代工业基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催生发展新动能”。近期印发的《安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安宁市十四五时期工科信事业的发展定锚指向。聚焦“工业立市”战略,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树立“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理念,将以“五抓”工作的扎实推进,全面开启十四五建设新征程,迅速掀起新一轮大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高潮。
一抓团队建设,着力培育专业队伍。针对安宁产业特点,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设立专业书籍阅览室和引进专业化人才等方式,逐步提升干部职工对石油炼化、钢铁、盐磷化工、研发经费投入、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加深干部职工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宏观政策作用的初步了解,营造钻研业务、精进技能的浓厚氛围,打造与安宁工科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团队。
二抓工作机制,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市工科信局通过制度建设把全市工科信发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固定下来,用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政策和管理效能。包括完善领导协同机制,健全“三重一大”制度和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工科信局内部制度体系;完善责任分解机制,将各季度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层层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岗到人,每月3日督办落实情况;完善督查考核机制,通过科学制定、充分运用2021年度市工科信局内部绩效管理考核制度并保持与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密切沟通,切实提高制度约束和管理效能。
三抓政策体系,着力提升发展实效。2021年来,安宁市工科信局已先后出台《安宁市 2021 年一季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五条措施》。本季度内,市工科信局将继续围绕我市工业产业扶持、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开展谋划,拟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产业扶持、促进“双过半”扶持奖励,新型工业化专家顾问机制和《进一步加强电力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产业扶持政策和促进科技研发R&D经费投入等相关政策文件,全面构建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四抓重大项目,着力强化项目带动。安宁市工科信局围绕当前重点推进的云南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磷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和铜产业引进等重大项目,于一季度全面启动《安宁市石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安宁市现代工作集群发展综合研究报告》和《云南省石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修改完善工作,计划本季度内协助中石油云南石化启动配套百万吨乙烯项目前期报批,并加快推进西南铜业异地新建项目、云煤200万吨/年焦化环保型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和云南氟磷公司精细氟化工项目进展。
五抓企业服务,着力深化扶持力度。安宁市工科信局秉承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通过紧密联系包保、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策宣传等方式,不断创新思路,开创企业服务新局面。包括建立包保服务制度,市工科信局结合实际,建立服务规上工业企业特别是市级领导包保的19家工业产值3亿元以上的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的联系制度,明确每家企业均能联系一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搜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分析、协调解决。搭建服务平台,市工科信局本季度将加快安宁市服务企业快办通手机APP和市工科信局微信公众号(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同时将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协调解决联席会议制度,并组织筹备安宁市企业抱团营销、产品互供接洽会,多措并举构建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之间高效的沟通协作平台;强化政策指导,一方面继续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本季度组织2021年拟“小升规”企业前期摸排。另一方面加强与中石油云南石化、昆钢、云天化石化、云天化天安化工、祥丰集团对接,聘请第三方加强指导和派驻服务,指导和协助企业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政策及资金申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将加强谋划、奋发有为,助力安宁打造“滇中产业引擎、昆明工业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