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虾体验乐趣多 又一昆台产教融合项目走向市场
2021-01-13 10:07:17      来源:昆明信息港

02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实习记者罗文忆 1月12日,在昆明市官渡区瑞祥钓虾场内,一个个围坐在水池边的市民跃跃欲试,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迫不及待拎起鱼线准备垂钓。瑞祥钓虾场项目的建设,不但成为了新型淡水渔业从业者的培训基地,而且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探索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01 

“在台湾,喜欢钓虾的人非常多,从育苗、养殖、休闲到餐饮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是很多居民放松、减压的生活乐趣和娱乐方式。”昆明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得库实业有限公司(台湾)负责人谢明桦,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过六七年的筹备,将家乡老百姓们最日常的娱乐活动搬来了昆明。

03

在钓虾场现场,人们除了可以垂钓,还可以品尝用盐烤熟的虾。钓虾场里的虾是“罗氏虾”,又名泰国虾、“大头虾”,生长周期为120天,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易饲养等优点,是非常理想的养殖品种,素有“淡水虾王”之称。谈到钓虾的历史渊源,谢明桦表示,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的屏东人忽然开始“热衷钓泰国虾”,和钓鱼很不一样,钓虾比较不花力气,成就感也来得快,2小时内可以钓到一堆虾子,这种快节奏的消遣,颇能配合城市生活的步调。

瑞祥钓虾场采用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集渔业工程与机械、微生态调控等于一体的现代技术,具有节水、节地、节约控温能耗、产品绿色等独特优势。项目属于绿色可持续的休闲文化产业,采用了高新科技恒温循环水系统,配以微生物调水暂养罗氏沼虾,还配置了两个空间较大的钓虾池,其中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可达四个月无须换水。

04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淡水养殖已经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地位。“工厂化循环水”这一新型养殖方式,逐渐成为云南养殖业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10月,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得库实业有限公司(台湾)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共建了高原绿色渔业集约化生产实训基地。

基地使淡水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生产和教学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淡水渔业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推广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学院校中厂探索是又一个典范。通过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为我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成为新型淡水渔业从业者的培训基地。

“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云南省活虾养殖水面大概有6000亩左右,基本供给本地市场。尤其是很多人不太懂得罗氏虾的养殖,包括温度、水质条件等,导致虾成活率不高。”谢明桦表示,下一步,得库实业有限公司(台湾)还将与金平县开展农业振兴合作,将培训基地中的优秀养殖人才输送过去,指导农民专业化养殖。同时,进一步和学校合作,进行食品加工,扩大市场,把产业留在云南,促进云南当地经济发展。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得到了省政协、台盟云南省委员会以及滇中新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

编辑: 周然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