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俞逍 12月30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白松介绍,云南省以减少心源性猝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为目标,将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纳入到健康云南行动计划,并列为2020年省政府10项惠民实事之一。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是抢救心跳骤停的有效设备。”白松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猝死已成为本世纪人类和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性猝死人数为54.4万人,居全球之首,经抢救能够存活的患者不到1%。国内外经验表明,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是有效提高公共场所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的的重要措施,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的标志。
据介绍,云南省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车站、地铁路、码头、机场,高校,政务中心,公共场馆,景区、宾馆商场等7类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对设备周边人群开展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和设备使用培训,使他们成为公众急救志愿者;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普及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医疗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按照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实施计划,2020年内,已完成在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地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安装1067台,志愿者培训2.9万人;2021年,将在全省各州(市)、县(市、区)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累计4800台,培训志愿者累计达4.8万人。
“全社会都要了解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意义及作用,每一位公民要积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和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每个单位要组织员工参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白松说,关键时刻,可以帮助别人,甚至挽救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