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如何包装松茸。记者上官艳君/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7月28日,云南省商务厅主办,云南省松茸商会、四库文创集团承办的 “2020云南首届松茸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办。首届松茸交易会将从8月1日持续到11月30日,邀请广大消费者与食客共同品尝云南优质松茸。
介绍如何辨别真假松茸。记者上官艳君/摄
据悉,云南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区,松茸产量占全国松茸总产量的40%,主产于迪庆、大理和楚雄等州市,涉及9个州市20多个县60多万采摘户100万以上农户的增收、脱贫和致富情况。松茸作为一种名贵而小众的食材,一直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商家和食客的追捧,年出口量500-700吨,云南90%以上的松茸以出口为主。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松茸产品。记者上官艳君/摄
“松茸作为一种名贵而小众的食材,一直受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追捧,而云南的优质鲜松茸,高峰期曾经90%的产量用于出口。”据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松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在云南省商务厅的支持下,云南省松茸商会牵头,联合30余家云南具备出口资质的松茸企业,发起“2020年云南首届松茸交易会”,在积极应对疫情出口海外的同时,也将向国内市场供应出口级松茸产品。这意味着,国内的消费者将有机会品尝到过去市场很难有的出口顶级松茸。
“在出囗运输不畅的情况下,云南省松茸商会积极与物流企业对接,将航班客改货,较好地帮助广大松茸企业的出囗畅通。”从事松茸贸易的云南火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炜之表示,面对今年这样的特殊市场,加之松茸产量大幅增长,他们将在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做好出囗的同时,积极开发内销市场,让国内消费者也能吃到过去市场上很少见的顶级松茸。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松茸产品。记者上官艳君/摄
2020年云南松茸交易会主要提供新鲜松茸、松茸制品、相关产品三大类产品。新鲜松茸有出口一级:5-7CM、7-9CM、9CM以上,未开伞菌膜未破,属松茸少年期,香味不够浓郁,适合切片生吃,出口二级:7-9CM、9CM以上,半开伞菌膜未破,属松茸青年期,香味与口感完美平衡,可生吃,推荐炭烤;松茸制品有松茸菌汤包、松茸干片、松茸冻干片等;相关产品鹅肝、黄油、野生菌等。
会上,云南松茸商会代表企业进行诚信宣言,表示将通过本次交易会,规范内销市场产品标准,实行与出口标准一致的“同线同标同质“政策,出口企业将以身作则,保证诚信经营,保证产品质量,以品质谋求国内市场。同时呼吁业界及社会各界规范经营行为,做好产品品质,努力保护来之不易的云南松茸品牌。
本次云南松茸交易会,将在云南省商务厅的支持下,组委会联合云南省最具品质保障的出口企业,以“云南松茸交易会组委会“统一形式进行供货,确保松茸产品的等级统一、鲜度统一、品质保证,消费者可通过官方小程序、官方淘宝店铺或直接联络组委会进行购买。交易会上所有新鲜松茸均采取顺丰冷链运输,采用泡沫箱、吸水纸、冰袋等保鲜措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客户手中,保障松茸的品质和口感。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松茸产品。记者上官艳君/摄
云南省松茸商会会长汤希金介绍,云南松茸产出周期是每年的6月-12月,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除西双版纳、德宏州外,其余的14个州市均出产松茸,全国80%以上松茸来自云南,年产量达1500-2000吨左右,近5年来每年出口均达到650吨左右,全省松茸产量50%以上用于出口日本和韩国,创汇3500万美元。松茸每年为香格里拉、大理、楚雄等主要产地的农户带来9000元至80000元不等收入,平均每户收益达5000元,全省有300万农民家庭受益。
汤希金表示,交易会上所有松茸产品保证从采摘、存储、检测、包装、物流等工艺流程采用国内外销售市场统一标准,“为了让消费者能食用到最新鲜、最安全、最好的松茸,商会要求松茸企业诚信经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供应高品质松茸产品。”
本次松茸交易会规模大、专业度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是推动我省野生菌产业健康发展的一次盛会。交易会为期3个月,会期活动还将包括全国各地的专场推介,主流电商平台的线上展示交易,各大主要野生菌市场的专区展销等多项内容,全国各地的300余松茸商家及关联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应对疫情,而推动松茸出囗产品拓展国内消费市场的创新模式,是发展高原现代特色农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有力举措,也是积极作为,扩大贫困地区产品销售,做好商务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