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康】彝画新房引出的往事
2020-06-08 15:53:39      来源:昆明信息港

508502

点击参与活动

编者按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千年追求的梦想。

1979年以来,随着“小康社会”的概念被提出,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无数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们始终昂首阔步,将坚实的步伐刻印在这份答卷上。

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冲刺,云南发展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如今,站在2020年,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日子,我们执着的梦想已触手可及。为记录下这特别奋斗历程,昆明信息港开展“身边的小康”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用更有温度的作品,讲述身边的小康故事。

本期我们选取“韦嘉萍”所作的《彝画新房引出的往事》一文编发。全文如下:

1

去寻甸金所拍红土地的途中,一栋画满彝族连环画的新房吸引了我们,上前拍摄后寻问是什么村?这一问,勾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2

3

新田,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那是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当年,母亲为了减少村民被病魔的折磨,只要村民需要,不管白天黑夜,背起药箱就到村民家里看病问诊,这一带,还有羊街、新街、先锋周边的村村寨寨,都留下了母亲的足迹。母亲被村民称为“亲妈”、“胡妈妈”、“胡奶奶”、“老胡医生”。母亲荣获了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科协颁发的长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的荣誉证书。现在想想,几十年前,像母亲这样的工作者就已经在践行“科技扶贫”。母亲长期坚持在贫困地区为村民服务,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坚持与毅力,因为母亲幼年身带残疾,8岁时接受爱心救治,在腿部开了4刀,才能站立行走,饱受疾病折磨的母亲,深知疾病带给人身心的煎熬,恢复健康后母亲立志学医,救助患者 传递爱心。由于腿部手术后遗症,多少个深夜,母亲腿部抽筋疼到难眠,年幼的我们只能帮母亲搓揉缓解一下。白天,她又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投入工作。

4

如今,俯瞰新田,新房鳞次栉比。

5

村民告诉我,曾经的卫生室在这里,但我印象中是土木结构的小楼,也许是后期修理成这样了呢?当年,这是公社最好的房子。

6

新田周边的新发村(原名猪圈门)

7

8

9

这是马嘎村,曾记得母亲去给一位彝族村民接生,因为胎儿的手先下来,母亲守了几天几夜,想方设法让孩子顺利生下,母子平安。

10

老海头村

11

据了解,现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但交通方便,农村好多人已经买了车,有病也直接就自家开车到上一级医院就诊,不在是以前缺医少药的样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健康城镇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健康、共建共享健康的氛围。已经脱贫了的寻甸金所新田片区,正向美丽新农村建设迈进。我也会继续寻着母亲走过的路,关注记录新田的变化。

12

13

14

长麦地村

15

老海头的村民开车到昆明卖菜回来

16

红土地中的新房

17

18

19

20

村民大都开车去种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编辑: 昝娟娟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