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出版发行 披露从未公开的文物证据
2019-12-08 09:43:46      来源:昆明信息港

品鉴会现场的《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 新华书店昆明书城供图

品鉴会现场的《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 新华书店昆明书城供图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陈雯)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昆明有着怎样的故事?……由昆明市文史研究馆组织的专家团队经精心考辨、深入研究而编撰出版的《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并于昨日举行了新书品鉴会。

该书以聂耳生长的昆明地域文化为背景,深入研究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环境对聂耳产生的影响,用新的视角向读者推出了一个真实的聂耳。采用的材料选自云南省博物馆馆藏6000余件聂耳文物以及大量聂耳亲属、友人的回忆,书中的许多材料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八成市民不知道聂耳是昆明人

市文史研究馆馆长、《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主编厉鸿华说:“聂耳的一生仅走过了23年零5个月,而他短暂的生命中,18岁以前都是在昆明度过。”

聂耳生在昆明、长在昆明、学在昆明,身后葬于昆明西山。但《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课题组在走访中惊讶地发现,九成昆明人不了解聂耳的生平,八成昆明市民不知道聂耳就是一个昆明人,甚至小学三年级音乐通用教材中都错写了聂耳的出生地。

“有写过聂耳传记的,有发表过耳音乐研究的论文,但是从未有人研究过生长环境和地域文化对聂耳一生的影响,也没有人对聂耳在昆明的历史印迹进行寻踪。” 厉鸿华认为,作为昆明历史文化名人,聂耳对于丰富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昆明城市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歌诞生70周年,昆明市文史研究馆将聂耳研究列入重点课题,组成一支由地方史专家、文博专家、社会学博导、音乐学博士后、历史学博士和资深媒体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期望从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研究聂耳,让更多的昆明人了解聂耳。

多方实地走访还原聂耳生平

云南省博物馆目前馆藏6000余件聂耳文物,为聂耳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档案资料。2019年4月18日,课题组在云南省博物馆落锤开题后,课题组成员多次分批进馆查看了聂耳日记、书信、曲谱、照片、生前使用过的乐器,以及聂耳家人和国内外媒体对聂耳的纪念文章等,从中找出了聂耳在昆明18年间几乎全部的历史印迹。在对馆藏文物研究中,课题组还意外发现了从未公开的昆明市政公所(民国时期的昆明县政府)颁给聂耳的传习证书,上面明确地标识着聂耳的昆明户籍。

为深入研究聂耳的一生,今年5月,课题组前往上海和无锡,查询与聂耳有关的历史档案,还走访了对聂耳音乐有深入研究的上海音乐学院。为探寻聂耳在昆明的历史印迹,课题组成员多次到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和周边踏勘,并多次前往聂耳上过学的昆明师范附小(现长春小学)、云南私立求实小学(现昆明文庙)等实地探查,还上门采访了聂耳的侄女聂丽华。

6个新发现擦亮聂耳名片

“《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既是一本人物传记,又是一本历史读物。”课题组在发掘历史中有6个新发现:首次发现了聂耳在昆的生活遗址,除了甬道街72号(现为73、74号)聂耳的出生地外,还有威远街112号聂耳童年时代住过6年的故居、威远街西段(藩台衙门菜市)聂耳少年时代住过5年的故居、端仕街44号聂耳青年时代住过6年的故居;首次全面再现聂耳在昆明县立师范附高等小学、云南私立求实小学、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习情景;首次全面梳理“昆明朋友圈”对聂耳人生的影响;首次全方位推出启蒙聂耳音乐之路的“昆明元素”;首次整理聂耳生命最后90天中发生的故事;首次走访当事人揭秘聂耳墓3次搬迁的内幕。

“聂耳的公众形象一直以来都被公式化了,以至于在很多青少年眼中,这位人民音乐家严肃刻板、远离人间烟火。”聂耳课题组成员、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晓洁说,《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还原了一个接地气、有天赋、活泼阳光、勤奋好学的真实聂耳。

昆明市政协原副主席、课题组成员汪叶菊认为,在该书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加强对聂耳的研究和宣传,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擦亮聂耳文化品牌。

编辑: 昝娟娟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