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冷,心却很热。对于27岁的丘北农人舒跃文来说,这个“双十一”过得有些特别。11月10日,舒跃文和另一位“多多农园”的新农人杨良清赶往昆明,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学活动。
“特别开心能参加这次培训,这让我对拼多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拼多多这样新型电商的特点、模式、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把握。”说起刚刚结束的“2019多多农园新农人双十一游学活动”,26岁的文山丘北农人舒跃文却“笑出了满脸的皱褶”。他说,参加完培训,他对发展好电商,运营好店铺信心更足了。
“双十一”整装待发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
有了店铺咋运营好?
新农人心里有“十万个为什么”
今年4月,“多多农园”首站落地云南保山,杨良清成为“新农人”。他带领合作社的建档立卡户,一起为了村里的咖啡事业“触电”努力。
然而,如何拥抱互联网,却让这位朴实的新农人却犯了难, 心里的“十万个为什么”让他颇为上火。
“怎么运营网店?该怎样做好推广?又要怎样包装?物流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些事情我都不太专业,每天想得晚上睡都睡不着。”杨良清说,以往当地咖啡大多通过传统渠道进行销售的,今年刚开始接触电商,虽然有了新的销售渠道,然而由于自己对其中的运营规律、运营方式有些“拿不准”,急切地希望能够在电商方面有所突破。
26岁的舒跃文也有着同样的烦恼。
今年6月,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的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刚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在当上“新农人”的第二个月,舒跃文在拼多多的网店就顺利开张了,主要销售文山特产“雪莲果”。
“店铺开张我满心欢喜,想着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大干一番了。可是,开网店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又有哪些“雷”千万踩不得?”舒跃文说,店铺开张后,得到了拼多多的大量培训和帮助,可经验还是不足,这让他也盼望着可以有“取取经、拜拜佛”的机会。“特别希望有人能传授一点经验,让我可以更好地运营店铺。”他说。
专家、行家同授课
实战教学助力“开好网店”
舒跃文和杨良清的需求,很快得到了拼多多的响应。
11月10日下午,本该在公司备战“双十一”的阳闻达却出现在了位于昆明呈贡区的物流仓库里。与他同时到达的,还有拼多多专程从上海总部派来的网店运营专家。
一位负责“实战教学”,一位负责“现场解答”,两位老师共同带着两位新农人完成了“2019多多农园新农人双十一游学活动”。
新农人在仓储物流中心体验“双十一”
虽然才只20岁出头,但96年出生的阳闻达被称作“行家”并不过分。已经在昆明做了三年电子商务的他,目前在拼多多上有十几个店铺,“主要做水果和生鲜,一年的流水已经超过五千万元”。怎样做好网店的前期运营,如何提高网店销售量,物流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他的强项。
称重、打包、贴标签……培训的第一站,阳闻达就带着两位“新农人”前往仓储物流中心,手把手带他们体验物流发货。“以前真不知道物流发货需要注意些什么,别看只是简单的商品打包,里面学问真的挺多。例如怎样包装才能又保障货品运输安全又节约材料和时间成本等等。”杨良清在打包完差不多十个包裹后,渐渐找到“感觉”。他说,这次实战学习,让他真正摸到了一些网商运营窍门。
新农人在游学活动中实战演练,体验每个细节如何做得更好
“你看,这样的图片包装肯定是吸引不了人的,你得多注意图片的直观性,可以把商品的特写放更中心一点,这样能更突出重点。”完成了实战教学,在活动的第二站拼多多商家运营中心里,上海来的运营专家打开了舒跃文手机上的拼多多网店开始“把脉”,而第一个找到的问题,就让舒跃文心服口服,“我总觉得我网店好像有哪里跟那些销量好的店铺有差别,但又看不出来,专家一把脉,真的是什么都清楚了!”舒跃文说。
“店铺要怎样吸引客流”“要怎样保持店铺高评分”“什么样的推广才会更有效”……在活动的最后,两位“新农人”在座谈会上不停向老师请教问题,老师们一一作了解答。“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做好这个事情,上网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还好这次拼多多组织了培训,真的太及时了。我回去就准备照着老师教的诀窍搞好网店。今年这个特别的双十一,我相信是我以后无数个双十一最好的基础。”杨良清不无感慨。
行家为新农人“问诊把脉”
“此次培训,主要对多多农园的新农人。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网商基础,我们希望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销量的同时,也希望能帮住他们适应电商平台,多学习一些电商技巧,从而达到一定的‘扶贫先扶智’效果。”记者了解到,此次拼多多在昆明举办的“2019多多农园新农人双十一游学活动”,主要针对“多多农园”的云南新农人,而作为拼多多发起的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制性衔接的创新模式,拼多多希望通过“多多农园”,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在为4亿消费者提供平价高质农产品的同时,更快速有效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农货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