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Kabir眼中的留学“新”生活:结交朋友汲取知识感受春城魅力
2019-09-29 20:06:51      来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人非常热情友好,哪怕是对陌生人也致以诚挚问候。”

“昆明的移动支付非常便捷,在菜市场只要扫一扫就付款。”

“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这些评价,皆源于孟加拉国的Kabir Md Alamgir,一个在云南大学进修生态与环境保护博士学位的外国人的直观感受。他在昆明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着春城人民热情的好客之道,体验着便利生活的新科技,也收获着个人发展的新机遇。

昆明人热情友好,他乡靠朋友解难题

古人言,三十而立,对于很多人而言,人生的轨迹或已定型,而对于Kabir Md Alamgir,则意味着异国他乡全新的学习之旅刚刚开始。2017年8月,Kabir Md Alamgir刚好31岁,得知有一个名额可以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到昆明进修,他立马报名,并在层层筛选中“击败”其余7人。

1 Kabir Md Alamgir本人。供图

Kabir Md Alamgir本人。供图

“从申请成功,到登上来昆明的飞机,也就几个星期时间。”Kabir Md Alamgir回忆道,来之前,他特地上网在搜索框输入“昆明”,看到跳出的资料显示昆明四季如春,有着“世界春城花都”等美誉,尽管这对于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Kabir Md Alamgir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冒险,但他心中仍充满了向往。 

“我到昆明刚下飞机,有人友好地对我说‘你好’,我那时觉得很懵,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说起这事,Kabir Md Alamgir哈哈大笑。他表示,“昆明人非常热情友好,哪怕是对陌生人也致以诚挚问候。”

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语言环境的熏陶,如今的他能够用简单的中文做自我介绍。他表示,汉语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仅四声难以掌握,书写更是让他望而却步。

忆及刚到昆明的时日,Kabir Md Alamgir感慨良多。他听不懂汉语,很难与当地人交流,吃不惯云南菜,也不熟悉周边环境,不料有一天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这可把他急坏了。“我找不到回云南大学的路,也不会用地图软件。”

路旁的人看着这个黑皮肤的高个子外国人一脸焦虑,便用不流利的英语问他怎么了,“这个人会说英语,真是太好了。”一番交流后,他带着Kabir Md Alamgir沿着建设路往下走,右拐到了一二一大街,回到了学校。

在昆明,语言不通给Kabir Md Alamgir带来很多困扰,但他也因此遇到很多好心人。

有一次,他从南屏街回学校时,想要乘坐售价为2元每人的84路公交车,可是他手里只有1元钱和100元,他试图去换零钱,可商店的人完全听不懂他的语言。幸而,身旁一名女士看出来他的焦虑与无奈。“发生了什么?我能怎么帮你吗?”说明缘由后,女士立马拿出了一元钱递到他手里。

“我想通过微信转账给她,可是她说不用,举手之劳而已。”Kabir Md Alamgir语气略为激动,在那之后,他们成了朋友。

2 Kabir Md Alamgir和他的朋友们。供图

Kabir Md Alamgir和他的朋友们。供图

渐渐地,Kabir Md Alamgir拥有自己的朋友圈,留学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可他不时还是会思念千里之外的妻儿。

“一个人到了新的地方,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但是有朋友就不怕。”Kabir Md Alamgir解释称,在昆明,他遇到了很多朋友,帮助他适应全新的生活,其中他最想感谢的是他的导师。

3 Kabir Md Alamgir在教师节给她的导师(左送上一束鲜花以示感谢。供图

Kabir Md Alamgir在教师节给她的导师(左)送上一束鲜花以示感谢。供图

他的导师不仅在求学道路上为他解疑释惑,还在生活中给予帮助。“我的导师是第一个问我未来规划的人,当得知我只身来到昆明,妻子和孩子在孟加拉国,家人异地分居的时候,她还向学校申请,增加了一个实验室博士生的名额。” 

得力于导师的鼎力帮助,加之妻子的奋发努力,妻子Begum Ayesha去年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带着可爱的儿子来到了昆明,和他一起进修生态与环境保护学。

昆明空气质量绝佳,移动支付渗透生活

昆明气候温润,人们热情友好,让Kabir Md Alamgir一家人很享受这里的生活。学习之余,他们逛翠湖,也观滇池,偶尔也会走进菜市场买点新鲜食材,回家烹饪。“这里的蔬菜都是刚从地里拔来的,还沾着泥土,非常新鲜,还很便宜。” 

图片1

Kabir Md Alamgir一家人。供图

“昆明大街小巷的商铺都能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就连在菜市场只要扫一扫也能付款,过上了‘钱包里没有钱’的幸福日子。”Kabir Md Alamgir解释称,在孟加拉国,人们都使用现金,不及中国方便。

现在的他实验室工作繁忙之余,会选择到云南大学余味堂,用中文打几个菜吃,比如炒玉米、炸洋芋饼、红烧牛腩……用他的话说:“我现在觉得云南菜非常好吃。”他坦言,起初,他不习惯吃云南菜,十多天都是以水果充饥果腹,慢慢地,跟着朋友们尝试中餐,才推开了认识云南美食的“大门”。

“虽然昆明的天气像‘女人心’般难以捉摸,不可预测,一会下雨,一会天晴。”Kabir Md Alamgir打趣说,他最爱大口呼吸着雨后初晴那清新空气,漫步在校园,怡然自得。

4 Kabir Md Alamgir在花海国际马拉松比赛赛道上。供图

Kabir Md Alamgir在花海国际马拉松比赛赛道上。供图

除了昆明,Kabir Md Alamgir2017年还到罗平参加了罗平花海国际马拉松赛,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在赛道两旁竞相怒放,看到眼前这绵延数十里的“金色海洋”,Kabir Md Alamgir忍不住停下奔跑的脚步,“油菜花太美了,我几乎是走完全程的。”

5 Kabir Md Alamgir在罗平参加花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供图

Kabir Md Alamgir在罗平参加花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供图

谈及今年的国庆出游计划,他计划和Begum Ayesha带着儿子去大理走走,“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说大理值得一去。”

云南发展前景斐然 吸引着海外留学生

在导师的耐心教导下,Kabir Md Alamgir夫妻俩在汲取知识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偶尔他还会受邀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会。2018年8月,他受邀到南京参加第34届国际湖沼学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内陆水体研究、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议题。

6 Kabir Md Alamgir(左三)参加第三十四届国际湖沼学大会。供图

Kabir Md Alamgir(左三)参加第三十四届国际湖沼学大会。供图

待了一周,看过了高楼林立、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南京,他才发现,昆明是一个多么宜居的地方。“昆明的发展与南京相比略有逊色,但是昆明的蓝天白云、四季鲜花和翠绿树木,是南京所没有的,我相信北京也没有。”对于昆明的喜爱,Kabir Md Alamgir毫不掩饰。

在他看来,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发展前景斐然。“我相信很多外国人和我一样,来了云南就会爱上这里,食物好吃,景色秀丽,发展机遇多。”

日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新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Kabir Md Alamgir和很多国际交换生参加了一个会议,就“云南被列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等议题进行讨论。

7 Kabir Md Alamgir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图

Kabir Md Alamgir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图

他说:“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经济繁荣向上,通过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云南将能更好地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抵达孟加拉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愈来愈高,吸引着很多国外学生来这里留学。”学习了《中国概况》的他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经济滞后,“但现在中国敞开国门,还拿出一部分钱资助来华留学生,真是太棒了。”

2022年,Kabir Md Alamgir将完成他的博士学位回到孟加拉国工作,他表示会时常回来昆明,因为这里有为他指点迷津的导师、乐于助人的挚友及他曾经幸福生活的印迹。

“昆明和达卡有直飞航线,只要两个多小时。”他说。(昆明信息港 记者谭石艳

英文稿件:

Kabir's new life in Kunming: making friends and acquiring knowledge

编辑: 钱嘉榀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