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法院实施多元解纷及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快捷高效解决群众诉讼
2017-11-21 22:52:20      来源:昆明信息港

安宁市法院实施多元解纷及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快捷高效解决群众诉讼

发布会现场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龙泉积 11月21日,安宁市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通报了全市多元解纷及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开展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获悉,自今年以来,安宁法院在案件数量激增、办案法官短缺的形势下,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多元解纷诉讼服务机制建立,创新“立足基层+多元化纠纷解决”的诉讼服务新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了阳光、高效、便捷、公正的诉讼服务。

    会上,安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尹红伟从探索创新“走出法庭,组团服务进社区”工作机制、设立全省法院首家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着力推进 “两个中心”建设、开设“假日法庭”、阳光司法走出去、法治课堂“讲起来”、构建第三方社会力量组成社会综合治理共同体七个方面介绍了推行多元化解纷诉讼服务工作模式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同时,安宁法院通过建立“123”工作机制,即一条主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双调快动”,以及“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小周法官工作室”两个全新机制;开展“三七模式”,让诉调对接,齐抓共管的社会纷争处理形成合力。

    据介绍,安宁法院开展的“三七模式”就是通过案件繁简分流,让30%的员额法官化解70%的简单案件,由70%的员额法官来精审30%的难案。用简案快审的方式将法律关系简单、矛盾争议不大的案件通过快速解决的方式结案,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对于那些法律关系复杂,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通过繁案精审的处理方式,确保案案件的审理质量,把好案件关。充分运用“繁简分流”和“双调快动”的工作模式,在法官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案件调解力度,发挥辅助人员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将人力调动到案件的办理中来。

    据安宁法院速裁审判单元负责人周玉洁介绍,“小周法官工作室”是安宁法院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室。主要设置成调解室的模式,通过室内的装饰将工作室打造成一个类似于家庭中客厅的一个房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调解室或者审判法庭构成,这样设置的初衷在于针对一些具备调解基础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到小周法官工作室进行调解,由于工作室设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调解室和审判法庭,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案件调解能有效的避免在传统审判法庭原、被告双方对立而坐所带来的矛盾冲突的激化,最大程度的缓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特别是针对基层法院受理的一大部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家事类案件,此类纠纷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间,案件的处理的结果不仅关系到法律的适用问题,更多的其实涉及到家庭成员间关系的调整与修复,因此小周法官工作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能达到案结,最重要的是能调整和修复家庭成员间破损的成员关系,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结合。

    周玉洁表示,在众多案件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起工伤赔偿案件,原来这样的案件在走完全部的诉讼程序可能要一到两年,但是通过“双调快动”工作模式的介入,一个月内就调解结案,并且用人单位当场就支付了10万元赔偿款,调解后的一个月用人单位又按协议约定支付了第二笔10万元赔偿款,这个案件的成功调处,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小周法官工作室”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将一些婚姻家庭类案件安排在西方情人节、中国七夕节或者原、被告双方生日等特殊节点来处理,也成功的调解和好,挽救了很多对来法院离婚的小夫妻。

    据悉,自今年1月起至11月20日,安宁法院通过案件的“繁简分流”和“双调快动”工作模式,共受理案件1039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数的40%,而速裁单元3名员额法官仅占全院民商事法官总数的18%。通过“引调制度”的设立和“小周法官工作室”的创新工作模式,又快又好的办理审结了一大批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案件,成功调解处理了一大批婚姻家庭类案件。

编辑: 孙红亮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