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林坚 近日,后谷咖啡在昆明宣布:2017年,后谷咖啡将在全国招聘1500位销售精英,并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后谷咖啡销售公司,与当地渠道商展开合作,正式进军全国咖啡消费市场。
中国咖啡产业迎来春天
2月20日下午,外交部和云南省政府在北京举行“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的全球推介活动时,外交部王毅部长对后谷咖啡评价颇高:“我喝了云南的咖啡,刚刚这个片子介绍中国95%的咖啡是来自云南,不仅仅是中国,云南的咖啡原料还大量出口到国外,给雀巢公司、星巴克使用,我刚刚喝的咖啡品牌叫后谷,这个咖啡我不是夸张,是我走遍全球,喝过全球各个国家咖啡当中最好的。”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每年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的咖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当前,中国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是世界咖啡消费增长速度的10倍左右;咖啡消费是全球最为普遍的消费,咖啡可以很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是全球无障碍交流的载体之一。
近年来,中国咖啡产业发展迎来春天,不仅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国内、国际咖啡贸易快速增长,国内咖啡消费场所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和8年前相比,中国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增长了6倍多;中国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截止目前,中国咖啡种植面积约为190万亩,产量约15万吨,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95%以上。
有人认为,当前是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春天,预计2018年-2020年,中国咖啡消费将会进入“井喷时代”。
后谷咖啡异军突起
2008年,随着后谷咖啡突破国外垄断的速溶咖啡生产技术,建成中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后谷咖啡宣布削减对国际咖啡企业的咖啡原料供应,开启打造自主品牌“后谷咖啡”之路,中国终于有了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咖啡。2010年,后谷咖啡又建成10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咖啡速溶粉生产企业;2016年,后谷咖啡再建20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实现速溶咖啡全智能制造。届时,拥有33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的芒市后谷咖啡工业园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基地。
后谷咖啡的崛起,不仅是在工业上取得突破,农业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分别在德宏、临沧建立了近30万亩的咖啡种植基地,产业惠及30多万咖农,带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2016年9月,后谷获得了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的荣誉。去年,后谷咖啡实现咖啡业务销售收入50.78亿元,成为云南民营经济的“行业小巨人”。
后谷咖啡进军全国市场
后谷咖啡作为中国第一本土咖啡品牌,是全球少有的咖啡全产业链企业,但企业短板依旧明显:重国际贸易而轻国内品牌市场,早在2012年底,后谷咖啡就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但后谷咖啡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却成为瓶颈,后谷咖啡创始人熊相人先生说:“我要向国内咖啡消费者致歉,后谷咖啡成长得不够快,没让国人喝上自己的好咖啡!”2017年,后谷咖啡将逐步走向全国。为此,后谷咖啡宣布:2017年后谷咖啡将新增“扩军”1500位销售人员,在全国各省成立多家咖啡销售公司;并计划在2018年新增5000人,2019年新增8000人,2020年新增10000人;到2020年,后谷咖啡销售团队将超过2万人。
按照2万团队服务20万销售客户,保障服务好200万个以上的终端销售网点,后谷咖啡有望在2020年后实现国内咖啡品牌销售400亿元以上,再加上后谷咖啡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强势崛起,后谷咖啡设立目标:在“十三五”末,实现500亿元的咖啡销售目标;“十四五”期间,后谷咖啡将朝着千亿元年销售目标迈进。后谷咖啡创始人熊相人认为:“我们加紧推进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各方要素资源,充分发挥云南咖啡和后谷咖啡优势,借助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东风,让父老乡亲全面小康,让全球溢满后谷芳香。”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咖啡行业作为绿色经济产业逆流而上,引来了大批的投资者和转型企业的青睐。为增强后谷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今年后谷咖啡“扩军”1500人,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提供平台给有意进入咖啡行业的社会精英,一同努力实现让中国人喝上中国人自己种的好咖啡的梦想,让后谷咖啡成长为国际知名咖啡品牌,为振兴民族品牌作出贡献。
据后谷咖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后谷咖啡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招聘1500位销售管理人员,博士基础工资10000元以上,硕士基本工资6000元以上,本科基本工资4500元,专科基本工资3500元;年龄要求在25岁-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