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甸两区举办彝族年活动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李吉银 11月29日,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彝族年活动在联合乡三界村委会多素村拉开帷幕,来自附近乡镇、村委会的彝族同胞与多素村男女老少在村里载歌载舞、杀猪宰羊,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族年。
一大早,多素村文化活动广场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大门扎上松枝、贴上喜庆的对联,地面撒上了从山里新采来的青松毛,进村的道路边也插上欢迎的彩旗,全村青壮年集中到村活动室,七手八脚的准备丰盛的美食,当地德高望重的老毕摩也被请来,带着村里的老人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还给年轻人讲解彝族的传统文化历史。


倘甸两区彝族年活动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跌脚舞跳起来、转转酒喝起来,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到处听到的是祝福的话,坨坨肉、羊汤锅、苦荞饭、自酿的土酒,彝家人拿出最好的美食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分享。许多老乡表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好,水泥路通到村里,许多人家里盖起了漂亮的小楼,还有些人家买了小汽车,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我们的勤劳和努力,脱贫致富不是问题,我们的村子会变得越来越美。”
倘甸两区2016彝族年联合多数庆祝会现场
在下午召开的庆祝会上,彝学会负责人向全体彝族同胞献上新年的祝词、讲解彝族年的来历和十月太阳历,倡导大家团结、孝敬、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乡干部给大家讲脱贫攻坚的好政策,鼓励大家主动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勤劳致富;统战民宗干部给大家讲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希望彝族同胞遵纪守法,在主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先进,开拓视野,与全国人民共同向小康社会迈进。
彝族年是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确定的彝族传统节日,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一种古老的历法,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彝族十月太阳历利用立杆测影法,结合北斗星指向变化确定一年的开始与季节交替,用于指导农事和各种活动。彝族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成10个月,每个月36天,剩余5天用来过年、祭祀祖先,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历法。
两区今年的彝族年由彝学会牵头组织,考虑到来往交通不便,决定分多素、鲁戛和石城三个点在不同的时间举办,各乡镇彝族同胞就近参加活动。两区彝学会秘书长张廷恩介绍,举办彝族年的三个点都是彝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渊源深厚,今天举办活动的多素村,是三界村委会最早有人居住的村子,村内有一块用彝、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安姓籍贯源流碑》建于1879年,记载了寻甸、禄劝和东川彝族安、张、杨、禄等姓氏的族源及迁徙的历史,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物。举办彝族年,目的就是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谐,倡导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