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瑞格·米莱特
昆明信息港讯 2016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昆明将再次迎来他的老朋友,美国人葛瑞格•米莱特,这是葛瑞格第七次“踏上”昆明这片故土,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来了就不再离开,因为他的骨灰将撒进滇池。
葛瑞格•米莱特是援华美军中校克林顿•米莱特医生的儿子。1938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曾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葛瑞格多年从事教育工作, 曾在美国加州、德州等地,以及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多所大学和中学任教, 其中包括位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在过去的20年中, 葛瑞格一直住在纽约州的奥尔伯尼地区, 并在那里创办了一个专门为单身者提供拓展服务的网络, 现有会员24000余人。

克林顿·米勒特先生的子女
作为援华美军的后裔,葛瑞格生前一直致力于增进中美友谊的交流活动。2004年5月,在他和中国著名探险家、云南省政协委员金飞豹的共同努力下,援华美军中校克林顿•米莱特医生在二战期间,拍摄的152幅彩色昆明老照片,得以重见天日。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华夏•1944•彩色昆明》图片展吸引了30多万昆明观众前往参观,创下了云南省博物馆的历史记录。一时间,昆明老照片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CCTV10讲述栏目为此专程来昆明做了特别的专题报道。
由于备受观众瞩目,同年11月,葛瑞格联合了罗伯特•伯彻,再一次举办了彩色老照片展览。《等你,在1945》昆明老彩照再次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

格瑞葛·米勒特终于替父亲完成了心愿
2005年8月12日,葛瑞格•米莱特先生和罗伯特•伯彻先生,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无偿捐赠了曾于2004年5月和11月在云南博物馆展出过的《华夏•1944•彩色昆明》和《等你,在1945》展览中的250幅老昆明彩色照片。这批老照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认定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为数众多的彩色照片。
《华夏•1944•彩色昆明》图片展结束后,葛瑞格邀请金飞豹前往美国,参加他在美国举办的关于这些图片的展览。在斯克耐克特迪市博物馆,金飞豹发现了一批拍摄于1904-1914年期间的中国上海、广州等地的老照片,这批老照片是早期玻璃底片,采用溴化银人工着色技术,颜色经历百年仍然鲜艳自然。经过金飞豹与葛瑞格四年的不懈努力,博物馆同意提供250多张拍摄于1904年-1914年期间的反映中国早期风貌的老照片给昆明,让这些珍贵的记忆回到它最初诞生的地方,以此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为了进一步促成此事,2008年7月,布莱恩•斯特雷市长特委派格瑞格先生携带82张由奥斯特朗德拍摄的老照片电子版及103张斯达特斯拍摄的老照片电子版前往昆明。在本次的展览的接洽过程中,美国斯克耐克特迪市的人民对昆明市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以此为契机,通过两个城市间市长的互访,美国斯克耐克特迪市于2009年与昆明市正式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金飞豹到昆明机场迎接格瑞格和孙女克瑞丝特
2013年3月9日,时年已75岁的葛瑞格在昆明举办的纪念远征军及美国第14航空队(飞虎队)成立7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的时候,葛瑞格再次来到昆明,当时他曾说过:“我还会再回来的,只要走的动就一定会回来。”
不幸的是,2016年8月2日,葛瑞格•米莱特在美国的家中溘然去世。

金飞豹、格瑞格与爱迪生博物馆馆长合影
70年前葛瑞格的父亲来到昆明,为昆明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文彩色照片,今天他们整个家族都在共同推动着中美两国的友谊。昆明感谢这位援华美军的后代,是他把这座城市70年前的人文彩色图片带给了中国,留在了昆明,昆明人应该永远铭记这位老朋友。金飞豹于近日专程赴美参加葛瑞格的追思会,回昆明时特意带了一部分葛瑞格的骨灰,遵从葛瑞格的夙愿,将他的骨灰撒到他热爱的这块土地,滇池。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田建先生为格瑞葛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9月3日,时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届时,金飞豹将与葛瑞格•米莱特的侄子杰西和他生前的昆明好友们一起用鲜花来送别这位昆明的老朋友。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向滇池,让他的魂魄留在他挚爱的这片眷土,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个为中美友谊做出不懈努力的老朋友,愿他一路走好……
追思活动将于9月3日上午9点,在海埂公园湖滨路码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