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患儿扎堆看病 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2013-11-18 09:21:29      来源:昆明日报-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室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儿和家长

儿童医院内,一位候诊的女士安慰生病的孩子 记者王小琴/摄

    由于秋冬季节交替,昼夜温差越来越大,身边频频有家长反映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近日,记者走访幼儿园发现有的班级因感冒请病假的就有10多人。医院里患儿扎堆看病,使得医院门诊量剧增。专家提醒,增强儿童体质,定期带孩子做儿童保健能防患于未然。孩子生病切勿滥用抗生素,应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现象一

    儿童医院门诊量明显提升

    12日早晨8点,昆明市儿童医院老院内人头攒动,发热门诊内,因看病的孩子非常多,李女士无奈道:“从早上7点我们就来排队了,等到12点都还没有排上。”

    记者留意到急诊室分诊台上已经摞满了病历本,大约有60余本,且病历本还在不断增加。“这段时间来看病的孩子非常多,这也是儿童医院一贯的规律,每到秋冬季节,门诊量就会逐渐增加。”昆明市儿童医院(老院)门诊部急诊科副主任黄荣卫表示,医院日常门诊量平均在2000—3000人,相比其他季节,近段时间昆明市儿童医院老院以及新院的儿童每日门诊量有明显上升,平均日门诊量达3000—3500人。

    “生病儿童年龄段以0—3岁的幼儿居多。”黄荣卫介绍,医院内来看病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婴幼儿是最普遍的人群,其次是幼儿和学龄儿童。且常见的疾病多为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同样,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内,许多家长都在耐心排队等候看病。“近期进入冬季,患呼吸道疾病的小孩增加,最近一段时间,医院的每天接诊四五百名患病的小孩,3岁以上儿童占到门诊量的三分之一。”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谢露表示,前来就诊的大部分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咳嗽、发热、流鼻涕、腹泻等症状。

    现象二

    小学有班级全班停课

    在儿童医院(老院)二楼也都是家长和孩子。“这半个月我就已经病过两次了,都是因为喉咙上长泡引起发烧。”在昆明民族幼儿园读大班的小浩(化名)说,班上除了自己请病假以外,也有一些小朋友因为生病请假。

    “这次请假来医院主要是来看哮喘,但我们班因感冒发烧而请假的同学也非常多。”昆船小学五年级小雷(化名)说,更严重的是学校四年级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腮腺炎复发导致全班停课了。

    11日上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一楼楼道座椅上,11岁的玲玲(化名)一脸倦容地依靠在妈妈身上,由于持续高烧不退,玲玲已经好几天吃不下东西,玲玲母亲张女士只能向单位请假带玲玲到医院看病。

    张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在另一家综合医院就诊,因孩子做皮试时有反应,所以又转院到了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

    玲玲双眼无精打采地看着刚做完皮试的左手,一言不发。张女士在咨询过医生后,得知孩子的烧起码要一周才会退。“这一病又得耽误一些功课,她们班60个学生,最近就有十多个学生请病假,就连老师都感冒了。”

    现象三

    幼儿园每班都有孩子请病假

    每天早晨8点都是孩子入园高峰时段,11月12日,记者来到昆明市第九幼儿园。小朋友在家长陪伴下排着长队逐一接受校医检查。

    “张开嘴,咽喉很红,在家注意不要吃甜食和易上火的食品。”校医用手电照了照鑫鑫的喉咙和口腔。之后,校医又查看了鑫鑫双手,确保孩子没有染上手足口病。

    鑫鑫今年4岁,每到季节交替时,他的支气管炎就会复发。“从十月份以来,孩子就反复在咳嗽、流鼻涕,上周还被医院确诊为鼻窦炎。”鑫鑫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鑫鑫虽然看起来个头很大,但从小就体弱多病,感冒、咳嗽是家常便饭。

    记者了解到,幼儿园校医针对孩子的病情,凡是出现发烧、咽喉红肿的孩子都要发一张红色小卡片。待孩子到班级时交给老师,老师就会特别留意这名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不对劲就会立即采取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班上每天都有五六个孩子因为感冒请病假。通常孩子生病时,我们都会建议家长把孩子留在家照顾,以免入园后相互间传染加重病情。”一名老师说道。

    现象四

    学校短信告知家长防病

    就读于西华小学的琪琪同学上周也生病了,为此还特地请假一天在家休息。“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感冒了,每天都要从家里带不少纸去擦鼻涕。”琪琪说。

    “上了小学以后,孩子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不太容易生病,就算感冒发烧也属正常。”永昌小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每天7点半开始入校,早上气温较低,所以会给孩子多加一件毛线褂,待中午气温升高后,孩子可以自己脱了。

    记者发现小学不像幼儿园那样每天都要晨检,“因为孩子太多,所以晨检只有在流行病高发期会开展。平时都由班主任老师注意各班级孩子的身体状况,通过打考勤了解孩子未到校的原因。或在季节交替时发短信告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睡眠和身体状况。”一名老师说,学校还配有校医,孩子身体不舒服时能够及时送医院。

    应对

    增强儿童体质定期做儿童保健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谢露表示,轻症者家长可带孩子到社区医院就诊治疗,如果当孩子病情加重,例如出现发热(低热或者高热)、精神食欲不佳、咳嗽频繁、惊厥、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治疗。

    此外,孩子好动是天性,孩子衣服穿得过多,活动后大量出汗,湿冷的内衣“闷”在厚厚的外套内,很容易得病。谢露提醒家长注意,穿衣要“七分暖、三分凉”,室内要让孩子保持轻装,活动后不要马上脱衣,从室内到寒冷的室外要戴好帽子、口罩和手套。

    同时,谢露也提醒家长,孩子有疾病时最好在家休养,送到幼儿园或学校后,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容易被传染。

    “当前正值秋冬季节交替,免疫力低下人群,例如老人和儿童应提前一到两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谢露说。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疫苗分国产和进口两种,区别不大,价格都是75.5元,儿童流感疫苗一针预防年限为一年。“因为个体体质不同,疫苗的效果也不同。”

    他表示,增强儿童体质,定期带孩子做儿童保健能防患于未然。据了解,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儿童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通过早期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儿童喂养,及时发现孩子营养不良、佝偻病等,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防止疾病侵袭。

    发病初期父母可从饮食方面调理,少吃甜食和容易上火的食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让孩子喝水,注意室内通风。

    中成药治疗两天症状不减应尽快就医

    中医认为小儿感冒主要是在内邪与外邪相互作用下发生。内邪是肺热(肺火,热极则为火)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上火”,外邪就是外感风寒之邪,就是通常所说的“受凉”。

    昆明市一位中医专家介绍,中医临床上以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为多见,风寒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怕冷、咽痒、咳嗽痰稀。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风、微出汗。

    儿童属于纯阳体质,呼吸系统在受到风、寒、燥等外邪侵入后,会转化成肺热咳嗽,继而出现发热、出汗热不解,咽喉肿痛,脸蛋潮红,舌尖红和喘息等肺气不宣的症状,并伴有便秘现象。

    肺热得不到有效宣泄,病程会持续发展,由肺热症转化为痰热壅肺症。继而出现痰多,咳黄痰,流浊涕、黄涕现象,引发咳嗽和喘息等反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只要在出现肺热症状时,进行清肺热治疗,就能有效缓解病症,降低体温,并降低后续症状程度甚至康复。

    当形成痰热壅肺症时,除需要清热还需要祛痰、化痰治疗。痰液既是咳嗽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咳嗽疾病发展的病理因素,痰液不除,咳嗽不止。因此必须首先祛除痰液才能有效控制咳嗽。清肺热、化痰、止咳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三个重要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三效合一,才能快速、彻底地治疗肺热咳嗽。

    该专家提醒家长,孩子感冒家长可带孩子接受中医治疗。如果在家用中成药治疗2—3天症状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小儿推拿能治常见病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抗生素有副作用,都不太愿意轻易让孩子吃抗生素。” 高级小儿推拿师赵贵仙说,“感冒咳嗽虽是小病,但人们总是希望能短时间内治好,于是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生素药物。此类药物见效快,因此越来越常见于处方中。”

    赵贵仙所开设的乐娃娃小儿推拿理疗馆中,就有不少家长不想让孩子吃抗生素,才改用推拿治疗。在推拿理疗馆中,一名5岁的女孩果果已经做了3次推拿,其母亲欧阳女士说,果果咳嗽持续了三天,一开始到社区医院输液,但没有起色,医生就开了头孢氨苄颗粒(抗生素),说吃这个药好得快。但欧阳女士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于是便来到推拿理疗馆。经过赵贵仙的推拿,第3次治疗后,果果的咳嗽症状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几乎痊愈,“果果的咳嗽需要4次推拿治疗就能痊愈。”

    赵贵仙说,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独特体系的小儿保健和小儿疾病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医生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从而治疗小儿疾病和进行小儿保健。特别因为14岁以下的孩子经络在表皮,推拿的效果要比成年人更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推拿店都能治病,赵贵仙强调,小儿推拿在手法和理论上都与普通推拿不同,因此小儿推拿师应先取得相关资质,才能规范化治疗。同时,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可以先送医就诊,根据诊断,推拿师可以制定出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提醒

    切勿自行喂孩子吃抗生素

    孩子体质相对较差,感冒、腹泻、发烧也容易经常发生。对此,黄荣卫表示,家长首先要清楚了解孩子生病的症状。孩子如果出现普通发热的症状,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喝水,配合做一些物理降温,例如温水浴。另外,记住多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C且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下,应该带着孩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其次,拉肚子也是孩子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家长碰见孩子出现腹泻的症状,首先可以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一般正规药物上都有详细的服用说明,家长按照说明书的介绍用水兑一些口服补液盐让孩子服用即可。”

    黄荣卫表示,如果孩子腹泻非常严重,而且家里又没有口服补液盐溶液,那么家长还可以用米汤或者水将葡萄糖和盐以20:1的比例兑好给孩子饮用,如果腹泻症状仍然没有减轻,那么建议家长立刻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孩子生病后,家长不要自行给小孩吃抗生素,因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胡乱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还会造成细菌耐药。”应当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败血症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谢露介绍,秋冬季节交替时,人们的呼吸道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病,尤其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发育尚不完善,对外界气温突变的适应能力较差,免疫力也较低,所以比较容易“中招”,从而患上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婴幼儿出现呼吸道感染后除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外还会伴有腹泻症状呕吐等,而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则大多数无消化道症状。”谢露告诉记者,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90%以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患上呼吸道感染时,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部分患儿皮肤可出现皮疹。小婴儿还可因为鼻腔被鼻涕阻塞而出现通气不畅,表现为烦躁、呼吸困难、拒奶等。

    年长儿症状一般较轻,可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痛、发热等。部分患儿由于病情继续发展而影响到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愈后一般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并发症在婴幼儿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可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如病原体进入血循环向全身播散,可导致败血症。所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就显得格外重要。

    儿童常见病

    处置

    感冒

    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喝水,注意区分风热和风寒感冒。

    腹泻

    可以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情况没有缓解应及时送医。

    发烧

    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喝水,配合做一些物理降温,例如温水浴。体温超过38°C,必须及时送医。

    呼吸道感染

    家长不要自行给小孩吃抗生素,因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胡乱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还会造成细菌耐药。(记者陈娜 邹佳琪 张萌)

编辑: 责任编辑: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