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昆明高新区将更多与周边县区合作,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金”字招牌,带动周边县区发展;昆明经开区将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元,成为昆明市第二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园区;滇池度假区将建设民族文化宫,把度假区海埂片区7.5公里湖岸线建设成滇池第一生态长廊、观景长廊、文化长廊。
五华区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首善之区;盘龙区要比全市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官渡区将全面建设美丽官渡、美丽空港;西山区要打造国际化商务中心和山水园林新城区……
1月8日至10日,包括昆明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区、倘甸产业园区以及昆明市14个县(市)区共19位主要领导,分别走进昆明市新闻中心大楼电视演播室,谈如何落实昆明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发有为、扎实开局,为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高新区
年内实现航空产业园区突破
昆明市委常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保同:
2013年,高新区将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题,大力推进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创新驱动、跨区合作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力争把高新区建设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创新推动的火车头、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改革创新的实验区、春城品牌的示范区、幸福昆明的先行区”。
今年是昆明市产业建设年、产业发展年,高新区紧紧围绕主题,立足实际,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在进一步强化管委会领导直接联系服务重点企业,调研员、副调研员直接协调服务重点引进项目机制的同时,坚持以产业招商为强力引擎,以产业基地为载体,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年内,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项目都要实现突破。

经开区
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宁:
到2013年底,实现全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目标,步入千亿园区行列;到2017年,在全市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力争经济总量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销售收入超2500亿元,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文化事业持续繁荣,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建设更加文明,努力使经开区在经济总量、园区规模、管理服务、生态文明等方面实现倍增跨越,再造一个全新经开区。

滇池度假区
打造昆明市文化旅游产业增长极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
度假区将通过五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实现“将度假区打造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文化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
第一,利用云南民族村申报国家5A级景区及全面提升改造的契机,继续做大做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
第二,全力推进云南十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云南民族文化宫”的建设。
第三,高起点、高品质推进度假区海埂片区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第四,致力于将袁晓岑艺术园打造成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文化艺术交流的最好平台,将度假区红塔西路片区建成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和示范区。
第五,全力推进云南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云南序古美术馆”项目。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
保护好阳宗海这潭水是头等大事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陈国惠:
保护好阳宗海这潭水,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也是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下一步,重点推进一环四区工程,即启动环湖截污工程,力争一季度启动,三年内建成。四区就是设立水源保护区、湿地处理保护区、水土涵养区、污水收集区。
此外,围绕把阳宗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的目标,今年还要加快以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为代表的一批在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按照预期的计划和要求,实现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和早日建成运营。

倘甸“两区”
联动昆明北部打造核心旅游圈
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俊松:
2013年全区要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亿元目标。
此外,旅游方面,围绕轿子山专线通车后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迅速提升以吃、住为核心的旅游接待能力,尽快绘制旅游开发蓝图。高水平、高起点完成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为今后旅游开发提供科学指导,与东川、禄劝、寻甸三县区密切协作,打造昆明北部核心旅游圈。

东川区
深化区情认识 推进十大攻坚
东川区委书记陆平:
要在深化区情认识,准确把握东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扎扎实实抓好交通建设、产业转型、城乡发展、扶贫开发、生态修复、民生保障、人才科教、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十大攻坚”任务。
“产业兴区、产业强区、产业富区”,将把产业转型攻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最紧迫、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坚持做大总量,调优产业结构;坚持资源为本,做强传统产业;坚持工业首位,打好三大战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区域联动,共谋北部振兴。

五华区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首善之区
五华区委书记金幼和:
推进王家桥泛亚科技新区、正义路传统特色街区等项目,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着力打造都市经济先行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招大引强,完善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推进美丽五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认真实施翠湖片区景观提升三期和第二批道路整治工程,实现老城靓丽转身。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推进文明街片区、文庙片区的改造提升。此外,始终把富民惠民放在首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确保经济增长与市民幸福指数同步增长,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首善之区。

官渡区
全面建设美丽官渡 美丽空港
官渡区委书记、昆明空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杨志华:
重中之重是加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保障,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实力方面,结合“三大战役”和市“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实施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支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定不移推进内培外引,主要是围绕两个“百户企业”开展工作。比如开展“百户企业招商引资行动计划”、“百户企业内培工程”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定不移推进产城一体,围绕“3015”行动计划和“一核两极”空间布局,加快重要区域的规划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筑牢产城一体化的基础。

盘龙区
2016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盘龙区委书记吴涛:
到2016年,盘龙区要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达603.7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把加快都市经济核心引领区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以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商务服务业,经营性房地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促成产城一体化。全面推进和带动北部山水新区、世博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风广场中央商务区、龙泉路延长线等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西山区
打造国际化商务中心
西山区委书记赵学农:
下一步工作中,西山区将以三个重点作为支撑,来实现“打造国际化商务中心和山水园林新城区”这一目标。即大力拓展和丰富“商贸富区”战略内涵,加快实施“987项目计划”,真正把西山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商机最活跃、交通最便捷、服务最优质的国际化商务中心;倾力打造草海时尚文化区和滇池西岸度假休闲区,确保团结民族风情小镇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推进未完成土地交易的21个片区34个城中村改造工作。
总体来说,西山未来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国际化商务中心和山水园林新城区,真正实现“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独特景观和“半城山色半城湖、半城春色半城梦”的现代都市环境,凸显省会城市主城区的核心地位。

呈贡区
规划建设四大特色产业园区
呈贡区委书记周峰越:
当前,呈贡区面临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桥头堡建设和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学习借鉴兰州新区、贵阳金阳新区等省会城市;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要求,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呈贡区突破崛起跨越发展;强化产业支撑,规划建设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呈贡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三台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和云南白药医疗医药产业园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通过建设新型居住区、新型产业园区、新型商贸服务区,加快推进14个地块的失地农民安置房建设;今年乃至今后十年,呈贡区的总目标就是“建设新区”。

安宁市
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
安宁市委书记李树勇:
为实现既定目标,安宁将采取六大举措开展工作。一是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加快发展壮大十大重点产业,构建新型工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多元、高效农业保障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强化物流支撑。
主动融入滇中经济圈开发建设,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高潮,着力破解资金和用地瓶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快主城更新改造和东、南、西、北四个城市新区建设,强化重镇支撑、产城融合,构建外联内通的大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海内外知名的安宁历史文化品牌,彰显滇中文化名邦特色,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
坚持环境立市建生态、重保护。

晋宁县
2013年三产增加值达26亿
晋宁县委书记蔡德生:
2012年,晋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城镇居民收入达250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920元,有大幅增长,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晋宁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一园六基地”为带动,不断夯实园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同时,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古滇王国、大湾生态旅游项目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晋宁文化旅游新高地,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以上,达到26亿元。
另外,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生态建设上突出晋宁的亮点和特色等一系列目标都将在2013年实现。

富民县
今年GDP增长15%以上
富民县委书记杨相来:
富民要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但要稳中求进,更要稳中求快、稳中求好,奋力赶超、崛起跨越。
为此,县委全会提出:到2017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9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一倍,分别达到50000元和20000元以上,与昆明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6%以上。

宜良县
做美昆明最大的“花乡水城”
宜良县委书记张之亮:
将抢抓云南桥头堡、滇中经济圈建设和宜良县被列为国土部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县等重大机遇,力争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立足当前,2013年,宜良将主要实施好“七大工程”,即实施“改革提升”工程,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实施“工业提升”工程,为实现产城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形象提升”工程,做优昆明东部最宜人宜居的“新客厅”;实施“惠农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文旅一体化;实施“生态提升”工程,做美昆明最大的“花乡水城”;实施“社会管理提升”工程,促进经济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增长。

嵩明县
建设最具特色卫星城
嵩明县委书记王春燕:
2013年按照将嵩明建设成为昆明最具特色卫星城和空港新城的目标要求,以嵩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规划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区;以嵩明杨林工业园区及职业教育高校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产学研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区;以嵩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云南、昆明新的高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区;以县城为核心,规划建设山水田园相宜的商贸居住区。
今年,要确保完成工业总产值175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以上。年内要把杨林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努力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奠定基础。

石林县
真正把客人留下来
石林县委书记王冰:
要抓住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机遇,制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计划,启动石林文旅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放大石林旅游和阿诗玛文化品牌效应,增强旅游吸引力,真正把客人留下来。
同时,着力打造以商务办公、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商贸流通等综合配套服务为主的县城核心区;以旅游商品开发、农特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为主、配套服务完善的北部生态工业集中区;以旅游酒店、演艺文化、旅游商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文化深度体验区;以现代农业科技体验、特色林果采摘、都市农庄休闲为主的北部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区。

禄劝县
建金沙江上游绿色经济强县
禄劝县委书记段俐娟:
坚持稳中求进、跨越发展、进位争先,瞄准把禄劝打造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金沙江上游绿色经济强县”和“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先进县”的目标定位,按照“1234567”的发展思路,打好“三大战役”。
以做大经济总量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扶贫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建设美丽幸福新禄劝,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确保2013年禄劝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16%。

寻甸县
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寻甸县委书记武斌:
2013年,寻甸县将紧紧围绕“一五五三二”发展思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建设富强活力美丽幸福新寻甸、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将做好以下工作:强化工业首位意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抢抓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昆曲绿色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好寻甸独特的山形、水系、生态等优势,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宜居新城;围绕建设美丽寻甸的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培育,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记者杨理锐 林霞 赵茜 毛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