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中转站可以移动,而且一次能压缩处理转运10吨垃圾。日前,云南省首个可移动垃圾中转站在经开区洛羊街道办事处投入使用。这标志着经开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注重景观化,环卫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轰隆隆……”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吊车在洛羊街道办事处小王线旁的公路边,放下了一个黄色的庞然大物,这就是云南首个可移动垃圾中转站。洛羊街道办事处“创卫办”主任耿永新介绍,这个可移动垃圾中转站投资约120万元,今后主要负责收集转运洛羊火车站片区、王家营火车站家属区的生活垃圾。只要一名专业人员,就能操作这台可移动垃圾中转站,这大大节约了人力。这个可移动垃圾中转站收集满、水平压缩完垃圾后,把垃圾转运至东郊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前,这一片区所产生的居民生活垃圾每天有10—15吨,对这些垃圾的收集和转运主要靠垃圾房和垃圾车,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果使用这种可移动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经过压缩,降低了垃圾的含水量,不仅避免了垃圾沿途跑、冒、滴、漏的问题,实现全程密封性运输,无二次污染,还能节约环卫资金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改善环境卫生。
负责转运这一片区垃圾的环卫工人介绍,可移动垃圾中转站的投入,让他们轻松了不少,也不必担心垃圾房的环境卫生状况和周边的“四害”问题。市民刘振华说:“这个可移动垃圾中转站,比之前的那个脏兮兮的垃圾房干净多了、好看多了,今后我就把垃圾丢在这里了。”
耿永新表示,投入可移动垃圾中转站非常有必要,它不仅能高效率地实现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还能改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化。现在在使用的垃圾房,一到炎热的夏天,除外观很脏、难于清理外,还会滋生大量的苍蝇蚊子等害虫,很不美观。而可移动垃圾中转站,不仅有专人负责管理,还方便清洗,美化城市道路景观。此次投入的可移动垃圾中转站运行成熟后,会考虑增加更多的可移动垃圾中转站。
小朋友参观垃圾中转站学环保
“老师、老师,我们丢弃的垃圾到底到哪里去了?”官渡区曙光幼儿园的小朋友,带着疑问来到了官渡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中转站进行参观访问。
在老师的带领下,曙光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到官渡区环卫处马军场垃圾中转站。环卫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边带他们参观垃圾中转设备,一边向他们介绍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环卫工人每天怎样进行垃圾收集、收集后的垃圾又送去哪里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小朋友们边看边问,环卫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做了一一解答。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小朋友们加深了对环卫工作特殊性和岗位艰苦性的认识,知道了垃圾分类收集。平时喝的矿泉水瓶、看过的旧图书、家里的旧报纸等是可回收垃圾,可以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小朋友们还纷纷表示,城市的清洁美观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今后一定要保持身边环境卫生,带动自己的家人也自觉爱护环境,减少垃圾的产生,多为城市“美容”。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小朋友对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更使他们有了一次很好的零距离接触环卫工人的机会。(昆明日报记者黄河清 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