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科创服务中心:科创“引擎”发力 激活向“新”动力
2025-03-31 16:02:12      来源:昆明信息港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滇中新区临空产业园区云鼎广场的滇中科创服务中心,在检测中心里,温度冲击试验箱、盐雾试验设备、淋雨试验设备、沙尘试验设备及冲击、振动等试验设备整齐排列,其中还设置了电磁兼容实验室、OTA测试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

“滇中科创服务中心由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昆明创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运营,设置了研发、试验、检测、孵化、人才培训五个子中心。”滇中科创服务中心研发和试验中心负责人董家瑞介绍说,科创服务中心为云南极少数同时具备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通信接口、软件测试、工业互联网测试等软硬件测试能力,还可提供开源软件测试、区块链服务、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站式产业服务的机构,智能终端检测能力填补了云南当地空白。同时,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赛宝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可共享联动五所国内丰富的设备仪器资源和技术能力,让云南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技术服务。

图片

服务保障创新创业

据董家瑞介绍,检测中心将聚焦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保障,面向智能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产品和技术,建设形成国内先进的综合性检测实验机构,为企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传统软件系统到工业互联网先进技术平台的一站式诊断、评估与咨询服务,争取成为云南省相关软硬件产品本地化生产质检复检基地。“目前,检测中心拥有云南省唯一的智能终端软硬件检测实验室,完成了云南中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寸液晶显示屏原材料的高低温摸底检测试验,开展了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控闯入预警系统项目的软硬件相关摸底检测,先后参加并通过了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研究所的软硬件能力验证测试。”董家瑞说,检测中心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取得CMA资质,下半年取得 CNAS资质,正式为云南省内大中型制造企业提供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

“研发中心将聚集周边高校、企业等单位的科研资源,吸纳人才进入专家库,加强新区产教研学融合孵化,学习上海临港司南孵化器模式,发挥科创中心窗口和纽带作用,对接企业人工智能在工业上的运用需求,组织专家库专家进行论证、预立项/研发工作,并在科创中心完成后续的产品检测、投产孵化环节。”董家瑞说,科创中心将通过科研基金扶助项目发展。目前,研发中心已针对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槽测温需求进行研发,完成迭代 6次 PCB设计。今后,研发中心将专注于技术、工具、平台的研发与维护,形成集先进智能制造技术试验应用、生产示范与人才教育、虚拟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试验中心,服务于全省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相关企业、高校的人才教育培训。

图片

据悉,试验中心将构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面向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研究形成从底层环境到上层应用的综合技术方案。打造服务于全省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孪生试验平台,推动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孵化中心设置了共享办公室、共享会议室、培训教室、众创空间,将围绕新区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引入科创团队和企业,开展创新孵化服务,助力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科创服务中心1楼科普展示厅,一条多功能锂电池自动化生产制造示范模拟生产线呈现在眼前,随着机器人、检测仪器、捆扎机、扫码器等设备的有序运行,一块块电芯通过分容站、OCV测试、堆叠组装、巴片安装、激光焊接、模组装箱、上盖板安装与锁附等生产流程后,一个完整的多功能锂电池便组装完成,等待AGV机器人运送至电池组综合检测工作站。

图片

“参观者可以详细看到锂电池从生产到仓储的自动化生产全流程,直观感受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董家瑞介绍说,滇中科创服务中心在1楼设置了科普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将依托科普基地,与高校合作,开展对外科普宣传。

“除了科普宣传外,人才培训中心将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工程师等9个工种的培训。”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巫素仙说,培训中心配备了人工智能训练师实操培训室、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实操培训室等多个实操培训室,将通过三分理论、七分实操的“三七教学法”进行培训,让参训人员学得懂、上手快、好就业。培训中心将与高校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培训,同时针对企业开展定向培训,帮助企业培训在职员工,为企业输送已培养好的人才。此外,培训中心将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人工智能相关培训班,让参训人员对人工智能有更加直观和透彻的理解,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图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滇中新区将通过滇中科创服务中心、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创新服务平台,将科技、人才、创新、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为企业发展赋能,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薇 通讯员肖永琴)

编辑:刘璐璐 责任编辑:李晓燕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