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全面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昆明市文化馆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改革发展前沿,发掘一批生动故事、典型人物,用个人、家庭、乡村、城镇的发展变化折射时代变迁,创作出一批舞蹈、戏剧、文学、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等精品力作,从即日起,昆明市文化馆将选取出一批优秀的该主题文艺作品,在全网进行展示,讴歌和展现新时代全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文艺的形式汇聚团结奋进的力量、激发全市决胜小康的信心、坚定脱贫必胜的信心。
文学类
为她插上翅膀(节选)
作者:马嘉
新学年开学一个多月了,咪欢才入学。
那天,一年级的班主任程淑君老师把两个小姑娘带进了教室,这两个姑娘一高一矮,一美一丑,手牵着手。
程淑君指着又矮又丑的小姑娘说:“这是新同学咪欢,大家热烈欢迎。”
程老师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上学还要姐姐陪吗?”有同学说。
哈哈……,班里一阵哄笑。
程老师示意大家安静,她走下讲台,走到最后一排,指着一张空桌椅,说:“就让咪欢坐这里。”
旁边同学说:“我长得高,才坐最后一排,咪欢那么矮,也坐最后一排吗?”
程老师点点头,向咪欢招手。
咪欢紧紧抓着身旁高个姑娘,把头靠在她身上,扭捏作态,不肯向前迈出半步,又引得同学们一阵嬉笑:“我们班来个丑小鸭”。
高个姑娘听了红着脸,推着咪欢朝后排走去,把她推到座位上,转身向教室外跑去。
“阿妹!阿妹!等等我。”咪欢站起身,跟着跑出教室。
教室里一阵骚动,同学们感到惊讶,交头接耳:“怎么可能?矮个子咪欢是姐姐?”
程老师没去追姐妹俩,她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大家不能笑话咪欢,她是个智障孩子,个子也没长高。她很可怜,大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尊重她,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程老师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能做到”。
没有完成的故事
作者:李建芬
2020年5月13日,我带着美好的期待踏上了支教的征途。说起支教,共有五期,这是第四期。我热爱教师这个行业,向往着能和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共同学习和生活,把爱和关怀送给他们。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执着地连续申请了四次。再说,现在去支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回来后晋职称优先考虑,这就更好了,我都47岁了,从教足足26年,职称问题一直没解决,这次去了回来难说就有希望了,还甭说,诱惑挺大的。听到可以去的消息时,我心花怒放,心里的自豪感满满的:这是国家教育扶贫的收官之年,我有两个好兄弟在东川参加扶贫工作,我现在也参与了教育扶贫的工作,以后说起来多自豪啊!带着种种美好的想法就开始进行积极的准备。
这次去的地方是香格里拉市格咱乡小学,香格里拉以前去过,还算得上熟悉,但准备依然很认真。先查了当地的海拔和气温,再和来置换的小寸老师咨询后,我花了几天的时间进行了采购和准备,厚衣服,冬鞋,洗漱用品,小到针线包都准备了,整整装了几大箱,把我的小车的后备箱和后排座位都堆满了。选择开车去,是想着这季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有空可以到处转一转。朋友们听说我要去支教,都忙着给我举行送行宴,从东吃到西,从南吃到北,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大家都说要到香格里拉来看我,回来的时候要来接我,我的心里挺暖的,生命中遇到他们是多么幸运!
舞蹈类
作品:《彝娃娃·绣花衣》
创作单位:昆明市官渡区领越培训机构
创作人员:文静、董晓决
参演人员:许琪琪、王恬欣、邱馨可等十二位演员
作品:《愿》
编导:彭友、王璐(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
音乐类
作品:《彝乡苗岭唱新歌》
作者:殷猛
作品:《醉美后花园》
作者:刘海涛(富民县文化和旅游局)
(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