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萍乡市委宣传部举办新闻宣传战线学习十九大精神培训班,组织全市各新闻网站、省驻萍网络媒体采编人员,当地商业网站负责人、自媒体、网络大V参加了培训,实现宣传宣讲全覆盖。要求各大新闻媒体、自媒体、网络大咖落实十九大精神,弘扬主旋律。(11月5日中国江西网)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其突出的瞬间性、移动性与互动性满足了人们对获得即时消息的需求。各种各样微媒介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舆论动力的作用。微时代提供了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可当“发言人”的角色便利,它将话语权交给了平头百姓,培育着大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开启了一个民众畅所欲言的新时代,从而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
微时代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轻而易举,容易使人产生对手机和电脑上网的依赖。“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微时代”变成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危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宏伟愿景。他不仅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还常以幽默传神的网言网语与普通网民交流对话,向世界展现了开放包容、自信大气的“习式互联网情怀”。在总书记治网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步伐蹄疾步稳、亮点频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他在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为我国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底气。作为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笔者认为,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互联网新闻传播规律,加强从业人员管理,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做政治合格的媒体人,加强内容管理,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以新的精神状态迈向网络强国新征程。
当前,如何在满足个体自由表达的同时,引导“微而不乱”、“微而不恶”,从而有效管控与利用好“微事物”,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新形势、新挑战,呼唤新精神状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句被标注在中央网信办官网醒目位置上的“习式治网箴言”道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深刻内涵。在这一顶层设计下,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要顺应人们信息获取方式变化,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用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导实践,坚持党媒姓党,宣传党的主张,关心百姓冷暖,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增强新闻针对性,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时代、新矛盾,呼唤新精神状态。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现。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在党的工作全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们对网络内容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更让我们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就应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正确的导向意识和舆论意识,并牢记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在实践中严于律己、修身养德,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保持一身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努力提高学习能力、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履职尽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引领,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新征程、新斗争,呼唤新精神状态。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按照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总部署,未来几十年,我们将接续走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这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十九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这就启示我们:要研究和把握新闻舆论需求侧的新变化、新特点,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手段,推动新闻舆论工作改革创新,提高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供给能力和水平,坚决打赢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争夺战。
作为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制作和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坚持正确导向,不传播有损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有悖人类和社会进步以及背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言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做好网络内容建设工作,积极主动引导网上舆论。
新征程、新担当,呼唤新精神状态。大家都知道,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无底线“网络推手”的被捕和“大V”的责任自省,推动了中国社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共识形成。一桩桩、一件件,把那些长年在舆论风口浪尖上弄潮的“大V”们晾晒在事实的烤架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有25处提到网信相关内容,指出了中国互联网建设管理在过去五年取得的历史成就,强调了互联网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国将不断加强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进入新时代,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网络内容建设工作者,需要更有担当网络诚信建设的道德责任,在构建中国梦的网络世界里,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员,也要培养和提高“责任意识”,依规遵法、提升道德素养,作守法自律的理性公民;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参与到网络社会诚信生态建设和维护中来;努力培育“责任之心”,主动建立起诚信价值观的内心防火墙,将道德操守和自律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自觉开辟诚信净土,守护网络社会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