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评论员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曲生动嘹亮的时代凯歌,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三年来,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光辉指引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改革精神,坚定信心,不懈奋斗,书写下了一道道开拓创新的时光印记,谱写出了一曲曲攻坚克难的华彩乐章。如今,回首三年来的奋斗历程,人们可以发现,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意识,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全面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进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逐步形成,一幅以改革之笔精心绘就的发展画卷已经在世界面前悄然呈现。
靓丽画卷的绘就,来源于全市上下对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广泛落实;来源于干部群众对改革召唤的全情响应、主动担当;来源于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进改革工作时所坚持的问题导向和精准发力。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到全国首份《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责任书》的签订;从1030条改革举措的出台到多个领域改革亮点和改革品牌的形成;从“44555”督察工作体系的建立到“改革金点子”的征集……一个个会议、一次次调研、一项项改革、一批批方案、一套套制度、一组组数据,无不反映出昆明全市上下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代课题面前的信心和勇气,无不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全市改革工作时的定力和智慧,无不反映出各级各部门在突破改革难关时的坚韧与实干。三年的艰辛与汗水,为昆明厚植了一片改革创新的土壤,更为未来改革风帆在春城的继续鼓荡预备下了一股强劲的新风!
回顾三年来的奋斗历程,放眼未来的改革目标,我们不难意识到,改革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三年来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向我们证明,改革举措能不能落实、改革难关能不能有效突破,关键看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目标记到心中。全市各级各部门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新征程中,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记大业、顾大局、干大事,以高度责任担当为改革新征程的不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三年来的奋斗历程,紧盯未来的改革目标,我们不难意识到,改革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牢把持住改革工作的前进方向。一切为了人民,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改革措施难免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而只要这些举措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应当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实践证明,只要有天下为公的胸怀、敢于担当的精神、真抓实干的行动,就一定能收获改革丰硕成果。
回顾三年来的奋斗历程,紧盯未来的改革目标,我们不难意识到,改革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经济发展这一“题眼”来谋划改革,推动改革。发展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也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更加有力的改革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三年的艰苦奋斗,为昆明交出了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清单。这份清单上的字字句句,不但令我们回顾历史时倍感欣喜与自豪,更激励着我们鼓动起干事创业的万丈豪情,向着改革发展的更大目标发起新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