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美容”工程开展1周多了,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变化了?此前制定的“美容计划”是否有进一步的细化措施?
近日,昆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专题会议上(相关链接>>),各专项小组汇报了整治情况,会议还就各项具体措施明确了目标和细则。如盘龙江沿岸和海埂片区要进一步提升灯光亮化景观工程;盘龙江两岸还要增添新绿;力争11月底前先完成提升城区公共厕所重点整治。
【河道景观】10月底前完成盘龙江两岸植树
昆明“美容计划”中,滇池水环境质量整治提升工作所占权重仍很大,当然不仅局限于滇池的日常护理和正常治理本身,还包括七大提升类工程。
盘龙江14.18公里沿岸绿色廊道工程已分别安排给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度假区和滇投公司,要求10月底前完成河道两岸植树工作。同时,还要抓紧完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出水口景观瀑布工程建设。
另外,前段时间由于牛栏江上游地区阴雨天较多,河水沉沙不断翻涌,致部分沉沙缓慢流进盘龙江。因此,会议要求昆明市相关领导和责任部门加大与省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尽快请专家研究出办法减少沉沙进入盘龙江。
【美化亮化】756个点位中要有值得照相的地方
在灯光亮化美化方面,会议要求,强化草海周边灯光设计,草海周边灯光效果一定要靓丽,重点聚焦海埂公园。
会议提出,绿化方面多采用本地树种,慎用或不用外地名贵树种,注重实际投入产出比。加强对重点干道的督查检查,提高重点区域的绿化标准,提升维护管养频次,提高管养维护标准从而形成靓丽的绿化形象,切忌出现“缺乏营养、没精神”的绿化带。同时,在756个点位中再筛选出重点,把保洁、绿化、亮化结合起来形成整治方案,要有市民和游客值得站着照相的地方。
昆明市要加强公共厕所整治管理,要制定保洁卫生标准,确定负责人,杜绝不方便、不干净、没人管的情况,力争11月底前先完成提升城区公共厕所重点整治。(春城晚报 记者李超)

存在安全隐患阻碍通行、影响采光
行道树该理理发了
近期以来,昆明丰沛的雨水和适宜的温度,让街道两边不少行道树、绿化树疯长。这些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确实起到了遮阳和美化功能,但是也因此产生不少安全隐患并带来阻碍通行、影响采光等问题,日趋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
“赶紧为行道树理理发了!”很多市民反映,路灯照明与行道树的枝繁叶茂存在一定冲突,园林绿化部门应在保证树木生长和保证路灯照明方面寻找平衡点,城市照明管理部门也应着手进行一些改造,以便让路灯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问题】遮挡视线
市民李先生:金碧路非机动车道边上的行道树遮挡视线,让他险些出车祸,建议相关部门赶紧修剪。
记者走访:1日,在金碧路金马碧鸡坊对面路段,道路旁的行道树生长旺盛,根深叶茂,成为金碧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几棵行道树枝叶垂下来,让非机动车道通行不畅。部分枝叶距离地面不到两米,恰好遮住视线,有的甚至已垂到骑行者的肩部,不少骑车人都不得不弯腰避让或绕开行驶,险象环生。
【问题】包裹路牌
市民陈先生:疯长的行道树还会影响城市管理、交通安全等,如路牌、站牌、红绿灯就常被行道树“包裹”住。这类现象在茭菱路、钱局街等路上均存在。
记者走访:茭菱路的小叶榕,一年四季不落叶,普遍高七八米以上,树冠大、枝叶繁茂。而该树种枝叶很容易四面“辐射”,易遮挡信号灯、路牌和路灯,包括一些高杆路灯,在大叶榕的遮挡下,驾驶员基本上要开到路牌最下方才能看清路牌指示。茭菱路上,王先生说,受行道树影响,虽然每天经过该路段,但对此处的交通标志牌却很陌生,“因为一年也看不到几眼”。
【问题】阻碍采光
“夜跑族”林先生:近段时间来,夜间跑步时发现市区部分路段的路灯被行道树遮住,上面路灯亮着,路上却黑漆漆一片,很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在登华街、华山南路,行道树均枝繁叶茂,几乎见不到阳光从树叶间洒落下来,树下很凉快,但路灯却“藏”在树枝中。往往是能看见一根细长灯柱,可是顺着灯柱往上找,只能看到满树墨绿的枝叶,很难发现路灯的“面孔”。还有的路段,路灯虽高于行道树,但射下来的光线还是被大树冠挡了大半。“太黑,没有安全感!”很多市民说。(春城晚报 记者袁明锋)

丢粽叶丢烟头丢瓶瓶你们啥都乱丢
翠湖,不是你们的翠湖吗?

粽子吃了叶丢椅下,不应该!

小广告把占入园口,要管管!
刚过去的3天假期中,有很多市民到翠湖公园游玩,可是负责该公园保洁的同鑫环卫多名环卫工反映,假期中公园的垃圾呈现“早上少,下午多”现象,“一过14时30分,垃圾就特别多”。
10时30分,记者才从翠湖公园南门进入,就被一中年男子拦住。该男子拿着一叠印有地图的宣传页,抽了一张递给记者后就匆匆离开。在宣传页背面印有一些旅游信息。进入100多米后,有两男两女也拿着同样厚厚的宣传页在等待时机发放。一有路人经过,他们就从石堤上站起向游人发放。从南门一直到公园正中,沿途地面都能看到不少被丢弃的这种宣传页。
在路边一休息长椅上,一男一女把吃粽子剩下的粽叶直接丢在所坐的长椅下。在丢了几条粽叶后,女子还在继续剥粽子,粽叶继续掉落长椅下。
在金鱼岛附近水边,一名50多岁的男子身着同鑫环卫蓝色制服,手拿网兜,正打捞水里的垃圾。“荷叶边有烟头、矿泉水瓶,你看网兜里已打捞起不少了!这几天的垃圾和平时一样多,我们有3个人负责这一片区的环卫。”
在燕子桥附近,该公司的一女工人说,假期中,垃圾早上少,下午多,一过14时30分就特别多。垃圾以小广告、食品袋、雪糕纸等为主。
2011年,《昆明市公园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规定对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杂物的,将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但据翠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拿到执法证后,公园一直在以劝阻为主制止不文明行为,收效甚微。有市民建议:去翠湖的游客中,几乎人手一相机、手机,可发动游客拍下不文明行为,及时发送给公园管理方,通过园区广播、显示屏或者微信等方式曝光。(春城晚报 记者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