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4家危化品仓库3家在凉亭 或将外迁
2015-09-02 09:14:55      来源:昆明信息港

    化工仓库俯览 记者翟剑/摄

化工仓库每个库房门口都配有静电夹 记者翟剑/摄

化玻站仓库库房门口张贴着很多警示标志 记者翟剑/摄

    编者按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震惊和哀悼中,一个之前不太被大众留意的词汇——“危化品”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8月20日,北京首次公布2536家危化品单位及分布区域,并暂停生产和经营剧毒化学品及易爆危化品……视线回到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和经济、交通等中心,危化品企业和仓库分布在哪些地方?储存了什么?很多市民对此并不知情。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离加油站越来越近,担心地下埋着的巨大油罐会成为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不定时炸弹”。危化品爆炸事故引发的叠加效应,加剧了大众对城市安全的焦虑。面对市民的担忧与疑问,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危化品仓库和加油站,倾听来自监管部门、相关企业和周边市民的声音,试图在弄清昆明市危化品规划分布的同时,透视行业短板,探讨让市民安心的应对之策。

    现状

    3家危化品仓库聚集凉亭

    目前,昆明市4家具有资质的危化品储存企业,3家均处在凉亭片区的归十西路沿线,分别是:昆明市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凉亭仓库、昆明市土产日用品杂品有限公司凉亭仓库、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化玻站,3家仓库的直线距离约在200米以内。另一家储存企业位于大板桥,但具体信息未公开。

    在归十西路沿线,3家储存企业道路两侧多为各类工厂、仓库,没有集中的住宅区和学校、医院等。但以它们的中轴点为起点,向东离东三环、十里铺新建小区直线距离约500米,向北至世博虹桥车城直线距离1公里,向西离太平村、东骧神骏等直线距离约800米,向南离云南冶金高等技工学校和凉亭幼儿园直线距离约700米。

    几个危化品仓库到底是什么样?储备着什么?周边市民对它们知晓多少?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逐一进行了探访。

    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化玻站(以下简称化玻站),始建于1964年,占地约22.5亩,为公司自行储备,不对外代储,具有安全标准化企业三级认证。仓储区内共有8栋库房,除部分库房用于仓储玻璃仪器等,另储存叠氮化钠、氯化汞、氯乙醇、三氧化二坤、乙酸汞等200余种,涉及剧毒、易燃、氧化剂、腐蚀品、遇水燃烧等危化品。

    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化玻站:

    总储量较少 不对外代储

    化玻站的仓库相对老旧,每间仓库都张贴有明确的储存物品,并写出其危害特点和扑救方式,同时还有相关负责人名单。化玻站付副总表示,站内危化品多为小瓶试剂,总储量较少。同时,化玻站每年都投入资金进行安全改造,发现问题和隐患立刻进行整改。

    昆明市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凉亭仓库(以下简称化工仓库),始建于1956年,占地61.58亩,代储客户约50家,具有安全标准化企业二级认证。这里共有28个库房,其中砖混结构10个,砖木结构18个。储存有危险化学品14种,包括甲醇、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甘油、丙酮、醋酸正丙酯、甲苯、硫磺等。另有500毫升玻璃瓶装酸类、碱类、易燃类、有毒类等小包装试剂等4种化学试剂。

    昆明市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凉亭仓库:

    60年老仓库 为企业代储

    在凉亭的3家危化品储存企业中,化工仓库属于建设最早的一家。由于建设时间久远,仓储区内大部分仓库显得较为老旧,斑驳的墙壁上还能看到上世纪独特的警示标语。在化工仓库内,每间仓库均设两道门、多扇窗户以及两把锁。同时,墙壁上还张贴着仓储物件告知、穿戴防护服和防火通知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和警示内容。

    “穿戴提示主要是为了防止静电起火,而窗户则是为保证通风性,防止危化品浓度过高引起爆燃。同时,我们还在仓库门口安置了静电夹,防止静电进入仓库。”据昆明市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杭介绍,由于建设之初仓库即用于危化品储藏,所以每行仓库间均有13米宽的道路相隔,并且配置有100吨的储水池和各类干粉灭火器、消防沙池等。“按照相关要求,我们在仓库内都不设置电路,并且不在夜间进行运送等工作。”

    这里的仓库主要提供具备危化品生产经营资质企业的代储空间,也有公司的自行储备。同时,公司还为有危化品资质的企业和厂家进行代购代销业务。不过,李杭表示,因为市场变化,公司化工原料经营业务下滑,今年已无批发、代购代销经营业绩,主要是以仓库外租代储方式经营,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也由原来的200多种变为现在的14种。

    在这里,非危险化学品库房由租户自管,化工仓库进行安全监管。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由公司统一管理,代收代发。

    昆明市土产日用品杂品有限公司凉亭仓库(以下简称土产仓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占地约30亩,代储客户约20家,具有安全标准化企业三级认证。这里共有19间仓库,包括冷库、普通商品库和危化品仓库,危化品库中又分为易燃液体库、化学试剂库、酸/碱性腐蚀库。目前涉及的危化品为甲醇、硫酸等,没有高危化工用品。

越过警戒线就是土产仓库 记者翟剑/摄

灭火设备配备齐全 记者翟剑/摄

透过墙上的警示标志,能感受到危化品仓库管理的严格。记者翟剑/摄

    昆明市土产日用品杂品有限公司凉亭仓库:

    仓库较为现代 与冷库并存

    相比另两家仓库,土产仓库的库房较为现代,每间仓库的墙上,都张贴着明确的灭火方法、设备。“很多仓库都是去年重新建设的,均是采用钢架结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仓库的储存物品及危化品特性等,都要进行明示,并报到相关部门。以免在发生意外时,用错误的灭火方式发生二次危害。”

    同时,每间危化品仓库外都设有温度控制及报警设施。在房屋建筑上,还另设有避雷针。和另外两家仓库一样,土产仓库也在明显位置悬挂有风向标。“如果发生意外,可以通过风向标,知道上下风口,以便逃生和施救。”

    分析

    3大隐患极易引发危化品事故

    昆明市安监局危化处负责人表示,危化品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对于存放,一般情况要看分类存放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有些化学品之间不能同时存放,如果违规将危化品摆放在一起,就很有可能引发事故。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事故的几率就比较大。

    还有一种情形,管理不善也容易引发事故。比如仓库里要禁烟禁火,如有人在仓库内流动吸烟极易引发火灾,进而引发爆炸。也有可能是一些仓储工作人员没有按规定穿工作服进入库区,在搬运查看货物时,发生静电引发事故。

    总体来说,引发事故的原因大多是违规操作造成的,比如一些仓库不能存储易燃易爆品,但违规将这些化学品存放进来。对仓库的维护没有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上人的不安全行为,再加上仓库管理方有管理上的缺陷,这3大隐患稍不留心,就会引发事故,酿成悲剧。

    而来自省安监局官网的消息显示:8月19日,云南省安委会督查组对昆明市郊两家危险化学品存放仓库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家危化品仓库由于权属3家公司,存在责任交叉、管理不完善等20个问题和隐患;另一家则存在少量过期危化品试剂未处理等5个问题和隐患。督查组当场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企业限时整改。

    规划

    3家危化品仓库未来或将外迁

    “我们这边也有危化品?”记者在走访凉亭3家危化品仓库较近的几个小区、村子和工厂时,受访的20多位市民对危化品仓库均不知情。某小区的贾先生表示,自己搬入小区已有一年时间,但从不知道周边有危化品仓库。“买房的时候只是听说凉亭山上有很多工厂,所以当时房子卖得也便宜,但还真不知道有危化品。”对于目前的现状,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因为这边还在发展,又有好几个小区建起来。这些仓库会不会也出现危险呢?”

    某危化品仓库负责人表示,3家仓库在建设时,凉亭片区还较为荒凉,作为早年昆明的旱码头,该片区承担着昆明大部分货流的进出交易。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旱码头作用已逐渐丧失并转移。目前,仓库已处于三环以内,其周边也逐渐进入商业、居住发展时期,危化品仓库可能将进行外迁。“最近相关部门前来调研和检查时,就提出过3家仓库已不适合继续在此,需要进行外迁,但具体工作仍要看市级部门的整体规划。”

    行业现状如何?

    ① 总体稳定,但小散弱不容忽视

    ② 相关制度建设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③ 规划缺失:昆明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8个物流场站中,没有一个危化品物流专业园区

    ▶规划的缺失,不仅给危化品生产经营带来隐患,也造成了行业发展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

    ▶目前,昆明市有4家具有资质的危化品储存企业,库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危化品经营企业的货物存在着“无处可存”的尴尬境地

    ▶这也带来了少数企业非法仓储危化品,而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打击的问题,造成监管漏洞

    存在哪些风险?

    今年1月至7月,全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但是——

    ① 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压工期、抢进度、违规违章建设等问题时有发生

    ② 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导致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滑坡,安全欠账多

    ③ 多数小化工企业时开时停,安全风险加大

    (春城晚报 采访统筹 李荣 赵希 记者朱琦 熊波 实习生刘蕊 数据来源:省市安监局)

    被聚焦的监管

    与危化品为邻 我们如何确保安全

    城市越来越挤,与危化品为邻,怎样确保“挤”中安全?监管方法有哪些?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是否应该做到信息公开?让市民吃下定心丸?危化品引发的疑问,亟待解答的问题还有很多。

    盘点

    行业存在3大短板

    记者通过走访调查,盘点梳理出危化品行业存在的、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短板,都可能构成重大安全风险。

    问题 1

    仓储管理信息不公开

    危化品行业少有安全信息公开。采访中,一边是有相关部门表示:“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具体的危化行业分布情况暂时不便于公开。”而另一边则是与其为邻的市民几乎完全不知情……

    问题 2

    建筑用途变更太随意

    记者采访中遇到多个案例,危化品仓储、经营机构一开始属于“临时性建筑”,后来“低调地”变更为“永久性建筑”。也因此引发许多市民质疑:这一类建筑用途性质变更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

    问题 3

    “无处可存”难监管

    危化品仓储求过于供,再加上一些仓储设备规划不合理,致使一些不合法经营者大肆开展“黑库房”无照经营。这些库房设备粗陋,管理混乱,规划不大,数量不少,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给市民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安心之策

    对策1 身边的危化品市民应享有知情权

    2011年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作业场所、安全设施、设备,以及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内应包含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拴挂化学品安全标签;而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标志。

    然而走访中记者发现,危化品行业几乎没有安全信息的公开。例如3家危化品仓库的要道、仓库等都有明确的警示标志及安全牌,但在其大门及周边道路上,根本无法识别其是危险品仓库,个别仓库仅在墙角写下某某仓库的字样,均没有明显标识和“危化品”字样等提醒。“晚上我们经常会来这周边散步,但从来不知道这里有3家危化品仓库。”对于就存在于身边的危化品仓库,很多市民均不知晓。

    “从知情权角度,公民有权利知道居住地周围的情况。”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昆明律协刑委会主任李春光表示,大众有权知晓自己的居住环境,并在选择居住地址时有更多参考。“政府应该在不透露国家机密的情况下,适当公布危化品分布情况,让市民知情。”

    当然,“仅仅有知情权还不够,因为从市民角度,难以防范潜在的危险。”李春光认为,面对城市的逐步发展,如何去重新规划、调控危化品行业和选址等,才是当下重点。

    对策2 打造专业化危化品物流示范园区

    昆明市安监局危化处负责人杨汉义认为,要解决目前昆明市危化品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全市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危化品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将危化品的物流仓储纳入“十三五”规划范围,合理选点、布置专业化的危化品物流园区。

    全省危化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省领导在一份批示中,建议昆明市首先在全省打造专业化危化品物流示范园区,取得经验后向全省推广。

    物流园区应建设危化品交易区、仓储配送区、停车区和综合服务区4个板块,根据危化品种类分类建设专库专用的仓储区。同时,园区还应建成智慧型园区,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运用自动化技术对园区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实施管理,实现危化品经营和仓储环境的全方位监控,并采用电子签收、导航、定位、传感等手段对货物物流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

    对策3 尝试大数据分析危化品销售存储

    此外,还可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危化品的销售量、库存量、物流量等进行大数据分析。

    据悉,目前,昆明市正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系统,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情况。

    今年年底前,全市将完成所有危化品企业的分类定级工作,根据企业的情况按照评分准则进行打分,将所有危化品企业分为A、B、C、D四级,对于A、B级企业减少督查,而对C、D级企业则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当然,要整体提升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水平,需要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层次。昆明市已有几家企业拟联合自筹资金建设昆明市危化品物流专业化园区。”杨汉义透露。

    相关新闻

    危化品企业

    近3年搬迁转向拆除注销28家

    危化品仓库如何监管?违规操作如何监督和整改处罚?昆明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平日安全检查工作主要看企业的履职情况和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以及巡查中是否有明显违规的地方。对于明显违规或安全隐患,会要求企业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于明显的违法行为,会对企业处以少则1万元,多则50~100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的处罚。

    据悉,近年来,昆明市逐步加大了对危化品行业的规范、监管力度。例如,不断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危化品企业的搬迁,2012年以来,仅由市安监局组织的危化品企业搬迁、转向、拆除、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就涉及28家企业。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也是近年来的重点。截至目前,已有55家危化品生产企业、366家加油站、5家油库、3家储存企业、1家使用企业、3家无仓储经营企业达到了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标准化企业1家、二级标准化企业23家。与此同时,去年7月,由省政府挂牌督办的2个危化品行业重大隐患督促整改、1项市级挂牌督办项目均已整改完成。

    此外,目前,全省各级安监等相关部门正全力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油气管道隐患治理攻坚战,强化监管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补充完善危化品安全专家库,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清单,监督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春城晚报 记者熊波 朱琦 实习生刘蕊)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 孙红亮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