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安街上的收费标价牌

收费员正在计算费用

宁愿违停也不停进车位

坐在路边等待“生意”
国资停车作为昆明最主要的停车泊位经营方式之一,从一出现就备受质疑。在增加了临时停车位解决停车难的同时,其收费价格、停车管理等方面也引发市民热议。而最近,国资停车一则“15个月增加3738个停车位”的报道,更是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口诛笔伐。记者走访时发现,市民对国资停车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收费高、不透明、不听证、与民争利、设置不合理5个方面。
编者按
最近,昆明西山区一则停车收费新闻引起市民关注。起因是7月21日,西山区佳湖新城小区被划国资停车车位开始收费,一位网友爆料称,“出差3天回家,发现平时停车的地方多了一个‘国资停车’,收费200多元。原来10元一天,现在5元一小时,上不封顶,以前过夜(晚6点到次日早8点)15元,现在每天55元,5倍的价格。收费的还是那些人,服务和基础设施一样没有增加,就划了条线……”记者调查得知,15个月的时间内,昆明市的国资停车增加了3738个停车位,一时间,国资停车再次走到了风口浪尖。
那么,国资停车划车位,是随意为之还是要经过相应程序?是否要向哪个部门报批?市民对于运行了两年多的国资停车有什么意见和看法?相关的专家学者又是如何看待国资停车的?最近,晚报记者在昆明市的大街小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
质疑1
收费太高了
几乎所有的受访车主,都认为现行的国资停车收费标准太高。
王女士在护国路上班,每天都面临停车问题。“从早上9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每天的停车费近50元。”王女士算过一笔账,仅仅停车费,每个月就要支出将近1500元,相当于别人每个月的养车费用。因为费用实在太高,王女士也曾经想打车或者坐公交车来上班,但经常打不到车或等不到公交车,上班时间无法保证。所以,大多数时间,王女士还是自己开车,不得不承受高额的停车费。
李先生经常到护国路工商银行办理业务,每次停车时间不到10分钟,也得交停车费。一次,他从进银行到出来不到3分钟,就被收4元的停车费。“我们对于现在的收费标准很不满,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又没有什么改善,就因为在地上画了几条黄线,就成了国资收费,而且收费那么贵,收的钱也不知道去哪了。”
采访国资停车收费员,也印证了市民的感受。在东寺街,一位收费员说,要是停一天,一个车位的收费在50元以上。而据媒体相关报道,以一类区域为例,以白天每半小时4元、夜间每小时5元计算的话,每天24小时,一个车位累计的收费总计可达156元。虽然部分国资停车的收费员声称在夜间11点半至次日8点之前不收费,但还是有很多路段,实行的是24小时收费制。
质疑2
不公开不透明
两年前,国资停车刚开始在昆明推行时,虽然明确了收费的区域和不同区域的标准,但在调查中,几乎没有一位车主可以分得清楚3个区域究竟是怎么区分,收费标准又是什么。“他们(收费员)收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受访者都这样说。
车主刘先生表示:“我只清楚金马碧鸡坊周围几条主干道属于一类区域,所谓的一类区域,收费都很贵。”除此之外,他也不清楚什么是二类区域,什么是三类区域。
不仅仅是收费区域,受访的车主对于各个区域的收费标准是什么,同样模棱两可。家住北站的黄先生到塘双路办事,“从出门到现在,办了两件事,停了两次车,一次5元,且收费标准的牌子也没有。以前15分钟内免费停,但现在,哪怕只停一分钟,也要收费。停一分钟,就要收三四块钱停车费。停其他的地方吧,转个身出来,交警就贴罚单了。”
记者走访发现,在划有国资停车线的路段,基本都有收费标价牌,只是牌子比较小,不仔细看,很难找到。
更多市民则反映,很多地方莫名其妙就划线变成国资停车。还有,收取的高额停车费去了哪里?这些钱是不是真的拿出来为城市建设作贡献了?他们认为,国资停车收费透明度太低,没法让人信服。应该增加社会公示,不仅要说明这些车位如何划分的,还要向民众说明这些收费到底用在何处。
质疑3
划线程序违法未听证
出差之前,小区附近的道路还是免费停车,可出差几天回来,小区附近的道路都被划上了国资停车的停车位,除了划上的黄线之外,其他的丝毫没有改变。
“前几天还因为违法停车被交警罚款了,过两天道路就被划出了国资停车位,开始收费了。一些很窄的道路,也开始划线停车了,哪里批准停车的?有没有召开听证会?”刘女士说,“在西山区佳湖新城小区周边,小区内停不下,不得不到车位上停,可一天下来几十元的停车费实在受不了。停车应当收费,但至少收费要更低一些,合理一些,才能让人接受。”
调查中,对于停车收费问题,车主们并未有太多反对的声音,但对于现在“国资停车随意划车位收费”的现象,普遍反应较大。车主刘先生说:“看到有可能停车的路段,就划车位,开始收费,是不是权力滥用?公共道路资源属于社会公众所有,谁有资格占为己有?划线停车时,该向哪个部门报批?”
质疑4
停车位设置不合理
相比于划设停车位程序是否违法问题,还有部分市民反映国资停车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本来就很窄的街道,其中的一边还要设置停车位,这不是加剧交通拥堵吗?”
以新闻路为例,宽度约为10米,但是在新闻路北侧,还是设置了停车位。本应是非机动车道,但划为停车位后,电动车、单车涌上了机动车道,使得本就拥堵严重的新闻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与新闻路相交的新闻南路,宽度约为6米,但其中的一侧也被划上了停车位,而剩下的道路,仅容得下两辆小车通行。若是新手经过这里,常常被惊出一身冷汗。
有市民就建议,对于类似道路本身比较窄,而且车流量比较大的道路,就不应设置停车位,应该满足基本通行需求。除此之外,对于二环之外,一些小区周边的道路划设的停车位,各位车主也多有诟病。以西山区金广路为例,因为小区内没了停车位,凯旋花园小区住户何小姐曾多次把车停在金广路上,也因此挨了多个罚单。可自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金广路上都被划上了国资停车的黄线,在黄线内停车虽然不会再被罚款了,可每天三十几元的停车费比小区内5元一天的停车费确实高得太多。有时候,为了钻空子,停在了黄线的缝隙中,也偶尔被交警贴单。而自从金广路划上了停车位后,每天早高峰时,金广路与日新中路交叉口会出现交通拥堵。何小姐觉得很奇怪:“若是因为之前的违法停车影响了正常交通,那么后来,车流量加大之后,路口的国资停车不是更加影响正常交通吗?难道原来违停影响了交通,在国资停车划了个黄线后就不影响交通了?”
质疑5
国资停车与民争利
除了上述的意见,其中还有少部分市民提到了一点:国资停车与民争利。
王先生认为,不论是停车费过高还是在小区道路周边设置停车位的问题,都是国资停车与民争利的一种表现。他表示,在市中心,甚至是二环之内收取较高的停车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可以限制部分私家车进入交通资源较少的区域,但对于三类区域,收费标准还是应该参照小区内的收费标准,不应该太离谱。除此之外,王先生认为,对于一般车主而言,即便是每个小时5元钱的停车收费标准也是超过了大多数家庭的心理承受。而三类区域内,停车位应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如果小区内停车位可以满足需求,相信没有人愿意把车停在国资停车车位上。可现在,小区内的停车位基本上满足不了小区居民的需求,这时候,居民就不得不把车停在收费更高的国资停车位上。“利用居民不得不消费,收取高额停车费,本身就是与民争利。”
因此,王先生建议,相关部门在确定收费标准时,应该区别对待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基本生活需求,应该把两个方面区分开来。市中心区域可以稍稍高一些,但在三类区域,不该比小区内的停车收费标准高太多。
市民奇招
奇招一
开车上路慢慢绕
“老婆去买个东西,一会儿的功夫就十几二十块,太贵了。后来总结出了经验,老婆逛街我开着车瞎转。有时候办事也要带上老婆,她在车里等着,我下去办事。”放眼一看,周先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车主雷先生也和周先生一样,“停一分钟都要被收费,就一会儿时间,还不如慢慢开着绕一圈,等绕回来,事情也办完了。再怎么说,绕这些路的油钱也比停车费要少。”
奇招二
趁收费员不在逃费
采访中,虽然绝大多数的车主在国资停车位上的停车时间在一两个小时左右,但还是不乏在停车位上停了数天之久的私家车。一位从曲靖来省第一人民医院看病的患者,因为医院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了东寺街的国资停车位上。等治疗结束,已是8天之后,被收费员告知停车费总共400多元。没有办法,他不得已在附近开了宾馆住下,在凌晨偷偷开走车,逃离昆明。
对于这些逃费行为,收费员也没有多少办法。从一位收费员口中,记者了解到,更多车主选择对抗高额收费的方法是拒不支付,在收费员没看到的时候,一溜烟就把车开走了。或者随便给几元,而这时,收费员也无可奈何。
奇招三
违停也不愿停车入位
除此之外,更多的车主选择的是违法停车来对抗高额停车费。
8月10日下午1点至3点,记者在护国路采访时看到,37个停车位虽未停满,但在其他没有划停车位的地方,却有14辆汽车违法停车。而无一例外的是,8辆车的驾驶室内,都有驾驶人。“交警来了,我就把车往前开开,等交警走了,再开回来。”大家对于这样的捉迷藏游戏也很无奈,周先生说:“用这种办法避开高额停车费,都是被逼的。”
在当天下午3点至4点间,在新闻南路的国资停车位上,记者总共调查到了39个划线的停车位,但这些停车位上总共只停了19辆汽车,还有5辆违法停车。在新闻南路上一个不知名的巷子里,居然停放了三十几辆车。 一方面是正规的国资停车位停车数量太少,一方面却是违法停车太多。上前问车主,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下车办个事,马上就走,停车位收费太高。(记者 袁明锋 实习生 雷昊楠 邓忠成 张茹 杨龙梦珏 文 苏颖 翟剑 摄)
相关新闻:
国资停车应兼顾公益属性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李立纲教授认为,公共交通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而城市基础设施本身就具有公益性,但由于车辆多而车位少,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收费进行调节,这就是它的商业属性。就目前而言,现在昆明的国资停车只体现了商业属性,而没有兼顾到公益属性。
路边汽车泊位应体现公益性
李立纲认为,停车位资源紧张,而需求量却很大,在这个矛盾之间,就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收费,进行必要的调节。“我是赞成收费的,但绝对不能收那么高。”他说,国资停车路边划线收费并无可指责,但是,正因为是路边公共道路兼具的公益属性,按照目前国资收费三类区域的标准来看,一类区域24小时每车每个停车位收费156元,已经非常高了;而二类区域和三类区域的收费同样只高不低。这一收费标准远远背离昆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没有体现出其公益性。
“现在有车一族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车也是大家的生活必需品而非奢侈品。我认为合理收费很重要,比如一类区域车位停24小时,不应超过三四十元,且应区分夜间和白天收费,夜间收费自然应该远低于白天收费。在三类区域,收费标准应在10元左右。”
至于国资收费是否应该完全回归公益即完全免费停车?李立纲认为:不可能完全回归公益。“如果单纯讲公益性,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先来先得,谁抢到就是谁的,出现一些社会纠纷。”根据目前昆明停车的情况,他个人并不主张停车位免费,免费时段会造成管理的混乱,有的人随便停,占着车位不走,而有的人就会没地方停车,有失公平。
收费前征询公众意见很重要
李立纲认为,公共设施只要收费合理,其实就起到了管理的作用,公众应该都能接受,并不会一概反对。问题在于收费是否合理。
“既然你要做而且涉及到那么多人,你要有一个正式的说法,开听证会,公示收费标准等,不是一两个人或者几个部门说了算的。”李立纲说,不管是公益属性还是商业属性,收费的标准都要有所公示,合不合理,则要让车主参与进来,车主的意见要得到充分表达。当然,车主也要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来分析这个问题。
而国资路边划线收费,作为国有资产有限公司,是政府出面来办的,它的公益属性或商业属性的体现,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来做,但目前以公司的形式来进行运作却值得商榷,虽然它有一定成熟成形的条件或机制来做,但既然是公司它就更偏重于商业利益。“如果是自己定标准自己收费,收了费又不向被服务者公布,被服务者的知情权受到制约。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是政策的制定者,这三者在一个部门身上体现,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过高收费背离停车位设置初衷
只要收费合理,公众并不是不能接受。李立纲说,如果不合理,大家意见自然会越来越大,继而引发冲突。此外,过高的停车费用,也会逼迫出越来越多的违法停车,“要是这个结果,就背离了设置路边停车位的本意。”李立纲认为,国资停车收费可以参照小区或者商场停车场的收费办法。
而对网友所质疑的国资停车涉嫌垄断的问题,他表示,如果国资没有公示也没有竞争,从收那么高的费用来看,垄断是可能的。但目前情况下,国资公司一家独大,最根本的不是垄断的问题,而是如何服务公众,给公众知情权,让公众知道收费的流向、降低收费标准才是关键所在。“只要定价合理,车主们能够接受,也能公开资金流向,无论是一家或者10家收费公司,对于公众来说关系都不大。”
律师说法
划定停车泊位应当进行听证
云南衡炜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智认为,从法理上说,城市道路属于社会公共设施,承载着城市的社会公益。如果要在城市公共道路两侧划定停车泊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规划等相关部门,根据城市道路状况、区域停车需求、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编制道路停车泊位施划方案。方案应当经专家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通知》,划定停车泊位供市民停车并收取停车费,这是要经过许可的事项,并且应当进行听证。
划线收费行为缺乏根据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年7月印发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三种定价形式。(一)具有自然垄断经营性质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机场、码头、车站、旅游景点、住宅区的露天或地下配套停车场等停放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二)非自然垄断经营性质的机动车停放服务(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写字楼等建筑物的配套停车场等停放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云南衡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仕恩认为,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该办法中没有泊位需要收费的规定。也就是说,停车场可以收费,收费的行为也可以进行授权。但是,不能把道路两侧的停车泊位等同于收费停车场,更不能授权给其他主体甚至是私人来进行收费。把道路停车泊位扩大化为收费停车场,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不反对收费,但要于法有据。可是从以上可以看出,国资划线收费的行为没有任何根据,在程序上也是违法的。”
收费标准没有事先听证也违法
我国价格法第19条规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定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以中央和省级地方的定价目录为依据。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不得制定定价目录。法无授权不可为。中央和省里的价格目录中没有道路停车泊位,说明中央和省里就没有授权收费,就不能收费。
朱智律师说,再退一步讲,即使法律规定停车泊位可以收费,那么,制定收费标准之时,如果没有事先听证,也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我国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收费主体应公开招标
再者,由谁来收也是一个问题。王仕恩认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要收费,也应进行公开招标,不应草率指定一个收费主体“伸手要钱”。而且,收了多少费,收取的费用用在什么地方都应当公示。还有,即使收费,该费用也应当专款专用于道路或停车场建设,而不能和政府的其他资金混合在一起,否则,最后又成了一笔糊涂账。对于国资公司这两年已经收取的停车费的总额、去向等,任何公民都有权申请昆明市国资委要求信息公开,如果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全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律师认为,广大车主认为收费不合理甚至违法,可以起诉国资公司要求退款。如果国资公司拿出发改委文件抗辩,车主可以就此文件要求发改委公开批准收费文件的法律依据、听证程序,由此进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春城晚报 记者邓建华 夏体雷)
释疑:国资停车九成收费用于人工管理
面对市民诸如要求公开收费流向、涉嫌与民争利、收费标准太高等问题,8月13日,昆明市国资公司接受了春城晚报记者的专访。关于收费的流向,国资停车表示:收上来的费用有九成用于收费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及其他经营管理费用,而仅有10%用于缴纳税金后,投入到昆明市智能停车系统及停车场的建设。
回应“程序未听证”
设置停车位前要报批
春城晚报:国资停车位是如何划定的?要走哪些程序?
国资停车:目前昆明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26000多个,资产管理公司规范管理的路内临时停车泊位占38.05%。资产管理公司在上报审批新路内临时停车泊位之前,须对有刚性停车需求的路段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保证上报路段材料符合申报要求。上报交警支队审批过程中配合交警再次对路段进行实地调研,保证科学的设置泊位。根据规定,国资公司为昆明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特许经营主体,昆明市交警支队为市政道路路内临时停车泊位设置审批的唯一主体。
回应“设置不合理”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设置
春城晚报:在调节和改善城市道路通行方面,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国资停车:国资停车作为昆明市政府授权昆明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经营管理的唯一主体,目前的规范经营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停车乱象,规范了昆明市路内停车秩序。
昆发改价格【2013】130号《昆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实行至今,以价格杠杆来促进动静态交通管理的作用即已凸显。路内明显高于路外的收费价格,引导车辆进入周边路外停车场。无封顶的收费标准积极引导着市民的绿色出行方式,促进路内停车车主快停快走,满足了临时停车需求。
春城晚报:根据《昆明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修订)》规定:车行道宽度小于7米的道路不得设置停车位,可为什么在一些本就狭窄的道路(云兴路、钱局街)有设置国资停车?
国资停车:国资停车严格执行《昆明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修订)》,按程序审批后,开展规范停车管理工作。
回应“收费高”
按照发改委的相关规定确立标准
春城晚报:有车主反映国资停车收费贵,收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为何有些地点是24小时收费,有些则不是?
国资停车:2013年3月,昆明市发改委下发了昆发改价格【2013】130号《昆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路内停车新的收费价格标准于201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资产管理公司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收费工作。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时段是按照道路通行情况、停车需求等诸多因素来划定,并由交警部门审批后执行的。
春城晚报:部分车主反映“国资停车”收费员收费叫价高、可讨价还价的情况,这是否符合国资停车规范?如果不符合规范,消费者该如何处理?
国资停车:国资停车都是按《昆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及其收费标准统一收费,不存在讨价还价的说法。如果收费员有这样的行为,车主可以拒绝缴费,并拨打0871-63333733投诉。
春城晚报:国资停车是否面临逃费的情况?如何处理?
国资停车:资产管理公司为政府企业,没有执法权,停车逃费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公司已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避免人为行为,同时积极协调人大等部门参照省外经验,力争实现立法。
调查
37个车位两小时收626元
调查中,国资停车每天的收费有多少?对此,国资公司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为此,记者在昆明市中心几个路段进行了为期两个小时的调查。
一类区域
地点:护国路
时间:8月14日下午1点半至3点半
车位数:37个
调查:进出105辆次 共收费626元
收费员:每天这条路收费金额都在1700元以上
二类区域
地点:大观路篆塘综合批发市场门口路段
时间:8月14日中午12点半至下午2点半
车位数:16个
调查:进出28辆次 共收费103元
收费员:每天这里收费金额在500元左右
三类区域
每个车位每天最高84元的收费,约为二类区域每个车位每天最高收费108元的0.78倍。
测算
以上述调查数据为例
一类区域
平均每个车位每天可收费45.95元
二类区域
平均每个车位每天可收费31.25元
三类区域
平均每个车位每天可收费24.38元
共计 7898.4万元/年
据国资公司公开数据显示
一类区域449个泊位
449个×45.95元×365天=753.05万元
二类区域2671个停车位
2671个×31.25元×365天=3046.61万元
三类区域4606个停车位
4606个×24.38元×365天=4098.74万元
由于国资公司并未透露每年的停车总收费是多少,因此,7898.4万元的数字仅为记者模拟计算,未得到国资公司的证实。
回应“与民争利”
公司旨在解决路内乱停车问题
春城晚报:“国资停车”收费两年多以来,所收费用如何分配?
国资停车: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昆明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经营管理的唯一合法主体,收取的费用近90%用于收费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及其他经营管理费用。其余费用在缴纳必要的税金后资产管理公司将不断地投入昆明市智能化停车系统及停车场的建设。资产管理公司所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受昆明市国资委的严格监管,定期都有正规专业的审计部门对资产管理公司账目进行审计。
春城晚报:有观点认为,国资停车收费“与民争利”,如何看待这种质疑?
国资停车:我们是按昆明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的国有公司,作为路内停车管理的唯一主体,旨在解决路内临时停车混乱现象和规范路内临时停车秩序。
春城晚报:每年国资停车位总收费共有多少?可否公开?
国资停车:目前,一类区域449个泊位;二类区域2671个泊位;三类区域4606个泊位。收费员448人,管理人员102人(包含办公室行政人员)。我们接受国资委监察,但国资公司没有资格对外公布。
回应“只收费不看护”
车辆损毁或丢失会依照法律赔偿
春城晚报:面对曾经出现的假冒“国资停车”车位及收费员,车主如何辨别?
国资停车:从3个方面辨别:路内临时停车泊位上是否有“国资停车”标识;收费员服装是否为“国资停车”专用服装;所收取发票是否有“国资停车”Logo,并加盖有资产管理公司发票专用章。
春城晚报:市民在“国资停车”停车时,如果出现车辆丢失或者损坏,是否有相应的管理和赔偿制度?
国资停车: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责任制,并依照法律进行赔偿。(春城晚报 记者戴川 实习生雷昊楠 邓忠成 张茹 和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