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西桥边,执法人员在劝止一名钓鱼的老人 记者 陆胜成/摄
在入滇河道钓鱼、洗衣服、洗菜、洗锅等不文明行为最为常见,屡禁不止。这些行为对滇池生态环境影响虽小,但也不可轻视。保护入滇河道及母亲湖滇池的生态环境,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以上不文明行为中,钓鱼是最普遍的。
13日,记者走访大观河,就发现有14人在钓鱼,1人在河里洗衣服,2人在河边摆理发摊点;在盘龙江边,发现4人钓鱼,2人洗菜洗锅。经执法人员劝止后,这些不文明行为理应收敛些。但昨日上午记者回访时,发现大观河边仍然有23名钓鱼者,2个理发摊点。
钓鱼
自称主要是为打发时间
13日,因前几天的连续降雨,大观河河水变得浑浊。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市民到河边钓鱼。在大观河闸附近,有5名男子在钓鱼;从大观河闸往环西桥方向走去,沿途又见2名中年男子在钓鱼;到了环西桥附近,发现有7人在钓鱼。这14名钓鱼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昨日上午10点多,记者回访大观河,发现在大观河闸一带有9名钓鱼者,沿着上游走去,沿途另发现2名钓鱼者,而在环西桥一带发现有14名钓鱼者。
上午11点多,在大观河闸下游50米处靠近庚园路的河岸边,一些市民在木制观景台上休息。此河段的河水已近于静止状态,河面上浮着一些从上游漂下来的垃圾残渣。但即使钓鱼环境不理想,仍有5名市民在此钓鱼。在岸边,就有一个告示牌写着“禁止钓鱼”。但钓鱼者视而不见,他们觉得只是钓着玩,“没什么影响”。
这5人中,有一个是30多岁的年轻人,其他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记者在一旁观察,在10分钟的时间里,他们都无人钓到鱼。
“钓到的都是小鱼,都重新放到水里去。”一名40多岁的钓鱼者说,他平时主要在工地贴瓷砖,近期由于没活可做,闲来无事就来大观河钓鱼。“不过就是消磨时间,说是来钓鱼玩,还不如说是来喂鱼。”他称,在这里钓鱼一周,都钓不到5条超过10厘米长的鱼。
上午11点左右,在盘江东路上的盘龙江岸边,有4名钓鱼者坐在岸边垂钓。其中一名垂钓爱好者,还带着1名5岁左右的孩子,在岸边教孩子如何钓鱼。“这个水太浑浊了,钓不到什么鱼的,就是过来玩玩。”一李姓钓鱼者说,水太急、太浑浊,钓不到什么鱼的,自己之所以来坐着钓鱼,主要也是退休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来打发时间。
理发
大观河边摆摊理发
13日中午12点多,在大观河昆明市衡器厂河段,一名青年男子坐在树下的木凳上,其在河边摆放一些理发用具,包括一个背包。背包里还有吉他,另外还有一个凳子,凳子下方有一堆头发。在凳子旁边,还摆有一块价目牌:20元染发,5元理发。
没有人来理发,男子就弹起吉他。记者上前问:“在这里理发,地上的头发是否会飘到河里?”男子不屑地说:“没有啊。”在几句闲聊中,男子态度并不友好。“不允许在这里理发?谁规定的?”男子反问。
而在环西桥下游几百米处的河岸边,也有一个理发摊点,当时理发师正在给一人理发,剪掉的头发堆在离河道1米远的地面上。
西山区水务局执法人员说,他们只负责河道范围的事,而河岸边的摊贩,则由城管来管理。因此,经过这个理发摊点时,执法人员并未责令其停止。
昨日上午回访时,发现该男子又在原地摆摊,不过当时未见一人来理发。另在大观路与西园路交汇处附近,也有一个理发师摆摊理发。
洗衣服
洗衣粉泡沫流入河里
13日上午11点多,在大观河闸附近一个河岸台阶上,一个上身裸露的中年男子,在河里洗几件衣服。他没有带盆,直接把洗衣粉放到衣服上,然后在台阶水泥地板上搓。洗好后,直接把含有很多洗衣粉泡沫的衣服,放进河里漂。
洗好后,他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过河桥的护栏上,洗衣时还不时抬头看,似乎在提防衣服被偷。一名路人站在桥上看他时,他还对人吼,情绪似乎不太稳定。他一共洗了5件衣服,用时20分钟左右。洗好后就走了。
记者见他洗衣服时,就已跟西山区水务局反映,但当时其执法队员在别处巡查,因此未能赶在这个男子走之前到场执法。
一名摊贩说,她平时很少见人在河里洗衣服,何况河水变浑了。“正常人不会到河里洗衣服,这个人可能脑筋有问题。”这名摊贩说,平时还见这名男子来此洗澡或洗衣服。
昨日上午,在该男子洗衣服的地方,记者未见其他人在此洗衣服。
洗菜刷锅
油污等直接流入江里
12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有一名中年男子带着炒锅、盘子来到盘江东路的岸边,拿出洗洁精开始清洗这些餐具、灶具。清洗下来的油污混合着洗洁精直接进入盘龙江。该男子洗了四五分钟。记者想过去与该男子攀谈,但该男子匆匆地带着粗略清洗过的炒锅和盘子离开了。
10分钟后,在盘江东路盘龙江的另一处岸边,一名居住在附近的中年女子带着一捆刚买回来的大葱来到岸边清洗泥巴。“我也知道河水不如自来水干净,就只先简单过来洗洗,回家后还要再洗一遍的。”洗葱的张女士觉得,自己洗葱没有用洗洁精,只是先洗洗菜上的泥土,并没有给盘龙江的河水带来什么污染。
对此,盘龙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派人前来查看,并提醒市民切勿在盘龙江等入滇河道附近垂钓或擅自捕捞水生动植物。市民遇到类似现象,尽快告知管理部门,共同保护盘龙江等入滇河道。
回应
水务执法人员:
钓鱼者难监管 劝离后又来
当记者走到环西桥时,西山区水务局的3名执法人员刚好也到此巡查。执法人员要求钓鱼者停止钓鱼,并对其进行教育。在执法人员的劝说下,几名钓鱼者都停止钓鱼,收拾鱼竿后离开现场。
在对一名老年钓鱼者进行劝说中,执法人员先晓之以理。“政府每年投入很多钱买鱼苗放进河里,钓鱼会破坏河里和滇池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说理时,这名钓鱼者就收起鱼竿,并表示赞同。
“以前劝说一个老人时,他反问我们哪里有钓鱼的地方。”执法人员说,之前也考虑专门设一处水域为钓鱼点,但是此事涉及多个部门,还需做讨论。从大观河闸到环西桥,河东岸的围栏,是该局设立的,目的是阻止钓鱼,也为了安全。
一名执法队员介绍,目前西山区水务局有3个执法中队,每个中队有四五名执法人员。据其介绍,西山区有10多条入滇河道,巡查片区大,人手不够。“我们巡查的重点是企业组织等对入滇河道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排污行为。”这名队员说,该局设有对入滇河道的巡查制度,虽然重点巡查那些排污行为,但是发现有钓鱼行为的,也会对钓鱼者进行劝说。他说,根据日常巡查所见,一般就是钓鱼、洗衣物、洗电动车比较常见,而钓鱼占大头且最为常见。
“钓鱼者中老年人居多,且多是退休人员,而钓鱼行为并非违法行为,因此也不好处罚,劝离以后他们又会来钓鱼。”一名执法队员说,对于老年人,一般劝说即可;而对于年轻人,则要没收渔具,并要求将钓到的鱼儿放入水中。而据执法人员巡查了解,平时钓鱼的那些中老年人,钓鱼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是也有一些人钓鱼是拿去吃的。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第六十条(二)规定,在河道中清洗生产生活用具、车辆、排放粪便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物品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该条例中并无相关明文规定处罚钓鱼行为,前述不文明行为中仅有洗衣洗菜洗锅涉及违法。
执法人员表示,钓鱼者多是老昆明人,而洗菜洗锅的多为外来务工者,他们很多不知道相关法规。而现在倡导柔性执法,因此,对于钓鱼等此类不文明行为,按其执法程序,第一次予以劝告,第二次下达通知,第三次对屡劝不听者,罚款50元。执法人员称,大部分钓鱼者被劝告后都不再继续钓鱼,因此一般很少有人会被罚款。(都市时报 记者陆胜成 苏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