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昆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继去年单列改革内容之后,今年昆明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将“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内容单列成为一个部分。
在目前正在召开的昆明市两会中,“依法治市”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
推进依法治市
地方年度考核分值应提高
市政协委员张静梅认为,建设法治昆明,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完善法制部门的工作手段,促进依法行政。
张静梅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需要政府法制机构更加主动作为,但由于目前职能权限所限,使得法制部门缺少足够的手段和方法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比如,法制办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有的部门和领导往往把法律参考意见作为事情发生后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在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的一个必要阶段。
“昆明还应尽快研究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及考核标准、办法,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部门监督,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能的作用。”张静梅说,昆明市现有依法行政年度考核,相比“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考核项分值的设定,“依法行政”的考核分值仅为2分,因此,她认为完善建设规划及考核标准十分重要。
此外,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增多,司法和政府法制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张静梅认为,这集中体现在机构和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还不相适应,人手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比如,在县区,很多法制办仍然设在办公室或综合办之下,人员均为兼职,难以独立发挥法制监督、法律顾问的作用,各地现在的行政复议办公机构,无法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等。因此,张静梅建议,昆明还应进一步完善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的配备,促使司法、法制部门适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新需要。
防部门利益化
应强化人大立法独立性
“法治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市政协委员陈增会认为,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特别要防止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化。
昆明推进依法治市,陈增会建议,首先要创新机制体制,把政府的立法过程和管理移交人大管理,增加人大财力和人力,借用社会力量,从画法规笼子草图、征求修改意见、制作法规笼子等全过程由人大独立完成,而政府部门则接受监督和支持立法工作。
陈增会认为,应改变传统立法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的方式,使立法由人大管理指导,由人大给予人力和财力支持,以便做到立法时就是独立,确保立法质量和公平公正性。鉴于一些法规的制定在很多方面要以各种技术标准为参考,为保证地方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陈增会建议,政府要加强对有地方技术标准制定权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的标准除科学性外,更重要的是不要有偏离性,做到公正性,不要为自己或其他利益部门所利用。”
此外,陈增会还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立规”透明度,增强社会对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和内容的了解和认可。同时,政协要为政协委员创造条件,使其了解政府更多的管理信息和过程,让更多委员监督政府“不该管要管”之事,为修改不合理行政规章条款提供依据。人大也应加强建立企业、社会和市民组成的社会法制监督员,提供政府的社会管理信息和参与监督的条件和环境,让社会参与监督自身的立法工作和政府的制定行政规章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
将环保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就依法治市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李律宇尤为关注昆明的环境法治建设。他说,多年来,昆明在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全市的环保工作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李律宇提出,当前,昆明在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立法内容偏于原则化、缺少可操作性、环保联动执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他建议,应从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督管理机制、推进新环保法扎实落地、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强化环境法治,把昆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方面,李律宇建议还应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健全配套法规规章,尽快制定《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发挥条例对滇池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起草制定《昆明市环滇池湖滨生态区保护规定》,加强环滇池湖滨生态区保护区管理;开展《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修订和《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修订,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的要求。
“昆明应最大程度地形成联动执法合力,重点解决本地区环保法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李律宇说,在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昆明需要做好硬件方面的保障,包括监察、监测执法仪器设备、人员岗位编制、经费保障;严格落实对违法排污企业“停产整顿”的规定,细化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于推进新环保法在昆明落地,李律宇也提出建议,昆明应明确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在全社会建立起环境法治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另外,为保证环境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还应把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过程、执法结果、举报电话等重点内容告知于民、公之于众,杜绝“暗箱”操作。
声音
市人大代表沈曙昆:在依法治市方面,检察机关在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及时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依法严厉查办职务犯罪,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化解矛盾,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加强司法规范化和公信力建设,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
市人大代表罗朝峰:从法院层面来说,要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参与依法治市建设。具体说来,法院的工作应为科学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严格执法,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全面懂法、法官要模范守法、遵循司法改革。同时,法院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市政协委员段伟:昆明应尝试推行顾问式法律服务,打造队伍品牌效应。现阶段昆明市可根据地方特点,针对城市改造、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领域和人群的重点法律需求,培养一批顾问式法律服务工作者,尝试先行全面推进公司、社区、小区、楼盘专门法律顾问体系建设,逐步推行至家庭、个人顾问模式等。
市政协委员刘凌:不能将法治建设简单归入和谐社会范畴,更不能缩减为等于依法行政。法治建设也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才能产出社会效果。(记者 许孟婕 苏端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