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文化绣花鞋 李平/摄

看望张天虚故居 李平/摄

魁阁门前,摄友抓住好角度拍 李平/摄

魁阁中的拍摄者 李平/摄
昆明信息港讯 实习记者邹美连 刘佳妮 8月3日早晨,80名摄影爱好者分为两组,汇聚呈贡拍摄呈贡之美。从风景如画的三台山公园到文庙、冰心默庐、昌家老宅、魁阁古城……每到一处,摄友们的相机不停拍,流连忘返,用相机记录了呈贡老城的历史印记和新区形象。摄友在7月31日和8月3日两期活动中拍摄的作品可投稿到邮箱shglgzzhb@163.com或xcb273@126.com,经过评比,优秀的照片将被发布在昆明信息港相关专题板块。两期外拍活动一共吸引了130余名网友参与。
本期外拍活动预计召集50名摄影爱好者,由于昆明信息港微信与彩龙社区报名人数不断增多,主办方不得不增加名额,到场的摄友就有80多名,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呈贡外拍活动再掀高潮。本期继续7月31日第一期活动的路线,一号线为三台山公园—党校文庙—冰心默庐—晋家老宅—张家老宅—昌家老宅,二号线为魁阁古城—晋家老宅—张天虚故居—观摩龙城街道乡集。摄友根据喜好,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拍摄,有部分摄友参与了两期拍摄活动。本次外拍活动由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宣传部、新区社会管理指挥部及龙城街道办事处 、都市时报、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共同举办。
音乐爱好者莫以能为呈贡谱歌十余首
呈贡三台山公园,摄友们正拿着相机拍摄美景,偶遇重庆乐迷莫以能,今年73岁的莫以能从家乡来到呈贡避暑已经两月有余,几乎每天都回来三台上公园散步观景,莫以能说,呈贡是个度夏的好地方,空气清新凉爽,犹如重庆早春的天气,在三台山公园,可以一览滇池美景,遥望西山睡美人,实在是享受。三台山公园的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现在,他已经为呈贡创作了十余首歌曲。莫以能说,他从小就喜欢音乐,退休以后,自己潜心摸索研究,走到哪里写到哪里。
从医院退休的朱光华今年68岁,也是摄友之一,遇到莫以能老人,如同见了知音,将自己创作的赞美云南的词作送给老人,并与他合唱了莫以能创作的《望海廓观海》。
三台山公园位于呈贡城北,滇池东岸,因山势三叠成台而得名。明代三台山曾建三台寺道观,一台山是“三官殿”,二台山 “凤翥宫”,三台山顶为“玉皇阁”。明、清时满山松柏荫翳,古木参天 ,被誉为“凤岭松峦”,是呈贡十六景之一。
从三台山公园一路下坡,到达呈贡文庙,环境清幽,古柏参天,崇圣祠内供奉孔圣人塑像。文庙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年都会举行祭孔典礼,平时开班国学班。现在正在对孔庙进行扩大和修缮。
呈贡文庙原址在伽宗城(今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现存崇圣祠、大成殿(含月台)、东西两庑、棂星门、泮池虹桥建筑,占地8.34亩。文庙是明清时期呈贡祭祀孔子、举办庙学的场所。抗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曾迁此。
呈贡的灵秀,不仅仅吸引着现代人们来避暑,与历史名人冰心,也有极大的渊源。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旅迁昆明,冰心和丈夫吴文藻携儿女于在呈贡斗南华氏墓庐居住,作家取“墓 ”的谐音字“默”,于1940年2月28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散文《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为纪念冰心对呈贡人民的深情厚谊,人们将此地誉为“冰心默庐”。
当时,部份院校和省内外一些院校曾迁呈贡,时有梅贻琦、费孝通、陈达、戴世光等学者、文化名人在此聚会,默庐成为谈笑有鸿儒的地方。冰心应呈贡中学校长昌景光邀请义务任教,创作了《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并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来这里参观的人可谓络绎不绝,摄友们也表示,这个民居保护得比较好。院内绿意苁蓉,紫薇、玉兰等植物让这里显得生机盎然,厢房内放置冰心的文字介绍和照片,主体房屋为暗红色两层小楼,整个布局紧凑有致。
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音乐爱好者扎西多杰说,冰心默庐的保护很有意义,让后人知道了老一辈文学家的生活,保护冰心默庐就是保护呈贡老城的文化和历史。扎西多杰爱好诗歌和音乐,曾为亚东演唱的《慈祥的母亲》《妈妈的羊皮袄》作曲,他已经在呈贡居住了两年多,他说,在呈贡的两年,不断感受的是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呈贡的历史积淀。
呈贡老宅受摄友追捧
到达呈贡古城张家老宅和昌家老宅,摄友们的相机里已经存下了大量照片,有摄友的4G内存卡已经存满,红墙绿瓦的老宅、门口正在绣花的呈贡妇女、玩耍的小孩……都成为摄友们的拍摄对象。每次转到下一站,都有摄友还在恋恋不舍地拍摄。
张家老宅和昌家老宅都是呈贡呈贡的传统民居,现在仍然有人居住。张氏宅院建盖于1930年,原为一姓张的江尾人建盖的住宅。前后由前庭、前院、中院和后院等四个大小不同院落串连组成。中院正房为南北向二层三开间楼房,其余三院两侧均为平房,由于前院和后院的四座平房分布于中院楼房四角,一高四矮,民间称为“四人抬轿”式。其照壁式门墙,中西式隔墙门,正房二楼明间置凭栏等也颇具特色。该宅院系近代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昌家老宅则建于晚清时期,是呈贡文化名人昌景光故居,坐东向西,为传统土木结构“一颗印”。现在两处老宅都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地。
18岁摄友吴燕位:为保护古城尽责
游览完呈贡老宅、感受了龙街乡集,本次拍摄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从云师大附中毕业的吴燕位参与了两次呈贡外拍活动,他今年18岁,对于此次外拍感受颇丰,“通过两次摄影活动,我想全昆明对呈贡政府保护古城区的诚意有目共睹,张天虚故居的典雅,晋家老宅的气质都让我们拍起来很舒服,我们是玩摄影的人,对古建筑有深厚的感情,城市虽然在不断进步,历史经典也在为发展腾出空间,但是我们摄影者有义务承担起一部分保护古城的责任。”
李平是昆明摄影家协会的一名摄友,他在魁阁中将人与景相结合,拍出的照片有人文情调,他说:“ 龙城古城是呈贡人文、历史的见证。拍照是为了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重视并加以保护、传承历史、人文乃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