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2 10:07:07来源:昆明信息港
高黎贡山再留影 李林帅/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日寇降。抗战胜利纪念日,老兵千里告英灵。
8月底,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从四川宜宾千里迢迢赶来的94岁老兵余海均望着林立的墓碑,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我知道,你们血洒疆场,最想听到的就是抗战胜利这个消息。这么多年来,一直想把这个喜讯亲口告诉你们,今天终于实现了!你们知道吗?再过几天,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了。”这是老人与昔日战友跨越阴阳,经历了70年等待的对话。
和余海均一样,这次从四川专程前来参加云南众筹爱国拥军基金会“重返滇西故战场,70年后再聚首”活动的还有老兵黄允文、刘本安、廖沛林以及腾冲、龙陵、盈江等地的16位抗战老兵。
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抗战胜利纪念日就要到了,到昔日浴血奋战的战场上看一看,亲口和牺牲的战友们说说抗战胜利70周年的喜讯。
国殇墓园内林立的墓碑 李林帅/摄
做梦都想再回来看一看
从四川到滇西,乘飞机转汽车,对已经90多岁高龄的抗日老兵来说,舟车劳顿对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但得知能重返抗日战场旧址瞻仰纪念的消息后,老人们都义无反顾的要求参加。
余海均是原38师108团战士,193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44年参加滇西大反攻,所在部队翻越高黎贡山进入界头,在瓦甸街(现永安街)后面村子住一夜,经瓦甸、曲石灰窑到达城郊草坝街,守飞凤山阵地。
这次,再次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高黎贡山,老人家心潮澎湃。
车行至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时,老人家执意要下来看看。余海均说,当年他们能徒步翻越高黎贡山,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靠打败小日本光复腾冲的信念和抗战精神的支撑。
在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由于场地正在修缮,道路无法通行,考虑到老人的安全,大家建议老兵们在纪念碑前方进行遥祭。
“我们做梦都想再回来看一看,哪怕路再烂再难走我们都要爬上去。”几位老人说什么都不同意。
在老人们的坚持下,大家搀扶着老人,一步一步地踏过泥泞的山路,挪到了纪念碑前。
讲起松山抗战故事,老兵们激情澎湃
带来家乡酒 取回战场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月26日下午,在老兵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龙陵松山中国远征军第8军103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已经90岁高龄的老兵代表廖沛林一边为战友奠酒,一边声泪俱下的吟诵着这首诗。
廖沛林当年参军后到达印度的加尔各达,经过为期半年的基本训练,被分到通讯连,专门进行收发报。后奉命回云南,与日寇决战。
腾冲一战中,日寇炸弹在身旁爆炸,廖老右胳膊受伤。面对日军的疯狂反扑,廖老拿出手雷,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时,团长警卫赶到,一排冲锋枪子弹扫过去,才使他脱离了危险。
面对长眠在腾冲、龙陵的战友,廖老这次特意带来了家乡的酒,“给战友们喝一口”。
每到一地,老兵们都不忘取战场的土,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藏起来。老兵黄允文说,这些土是用抗日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浸透着将士们为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他们要这把这些土带回去,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