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驼峰航线”

2015-06-19 15:57:02来源:昆明信息港

    开辟“驼峰航线”

    自从1942年3月仰光沦陷直到1945年史迪威公路开通之前,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已基本上中断。如何将抗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弹药运进中国成为当务之急。早在1942年10月8日,陈纳德提出开通“驼峰航线”的建议。这是一条从昆明经缅甸到印度的航线,山峰连绵起伏,有如驼峰,因此人们称之为“驼峰航线”。未标明海拔高度的山峰,难以预料的雷暴以及日机的出没,均对运输机构成巨大的威胁。

    此后,又开辟了云南经青藏高原,直飞印度的又一条航线。这条航线上有海拔4500米—5000米的高山,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从来没有人驾机从这里飞过。美国王牌飞行员福克斯上校被召至中国。他曾试飞过许多新型飞机,并开辟过多条新航线。但这一次他驾驶的C—46飞机在恶劣的气候中撞到了山峰上,不幸殉难。此后,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及飞行员前赴后继的试飞,“驼峰航线”终于被开辟出来。在3年多中,经过“驼峰航线”,共向中国运送了736374吨物资,但也损失了468架运输机,1579名美国飞行员在“驼峰航线”上英勇捐躯。

    60年过去了,当年英姿勃发的小伙子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他们感怀自己生命中的精彩岁月,也怀念那些长眠在中国大地上年轻的战友,把过去的历史告诉今天的人们,这是三位老战士再次来到中国的心愿。60多年前的飞虎队员们,以年轻的生命写就了中美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辉煌历史,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人民的独立,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朋友。1998年成立的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会的宗旨,清楚地表明了中美人民共同的心愿:培养在二战期间形成的关系,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教育当代青年,为了美好的未来,发展友谊、珍视和平。

编辑:袁艳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阅读
昆明信息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