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大力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014-12-23 17:18:08来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官渡区现有基层党组织880个,其中党委26个、总支94个、支部760个,另有区委派出党工委12个,党员18070名。全区共有社区81个,其中城市社区27个,“村改居”社区54个。近年来,区委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固本强基、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服务职能,为官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服务保障。

    一、健全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纳入全区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列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召开区委常委会19次,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事项20余项;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6次,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形势分析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党委(党工委)书记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健全制度体系。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今年以来研究出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社区“三委”工作规则、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等10余项制度规定,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居)情简报”等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三是严格考核保障。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及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一把手”责任,促进工作落实。今年完善了党建目标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强化行动管理和时间管理,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落实。

    二、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健全“四级”服务平台。加强区、街道、社区和居民小组四级为民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构建网上审批平台,推行窗口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开展为民服务中心(站)“星级评定”管理工作,提高“四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化水平,努力实现政务服务、群众工作和惠民帮扶等全域覆盖,消除工作盲区,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打造特色服务系统。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搭建各类特色为民服务系统,提高服务群众工作成效。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党支部建设“数字社区服务平台”,为商户提供商贸、就医、就学和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关上中心区社区党总支建立具有GPS定位功能的“孝心通为民助老信息呼叫援助系统”,服务社区老年人;世纪城社区党委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区委组织部建立“官渡先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及“官渡移动党建信息系统”,被评为昆明市党建创新项目。三是丰富为民服务项目。坚持以项目化方式,抓好为民服务工作。区委、区政府每年落实好“民生十件实事”;各街道、社区通过建立“爱心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十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等,不断丰富为民服务项目,积极做好辖区低保户、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精细化水平。

    三、强化服务职能

    一是党建共建强服务。在各社区推进建立“党建共建理事会”,由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公共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以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整合公共单位资源,拓展社区为民服务职能。太和街道党工委坚持每年与驻区单位联合举办“邻里节”,开展“我与邻居换盆花”、发放“睦邻卡”、周末群艺会等活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新亚洲体育城社区党支部与公共单位共同成立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充分整合辖区单位场所、队伍、资金等资源,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永胜路社区党支部联合辖区爱尔眼科医院、云南协和医院等单位,成立“卫生服务协会”,为辖区居民提供免收挂号费、药费打折等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扬等等。二是共建联评强服务。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开展机关和社区党组织共建联评活动,68家区属部门(单位)与81个社区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共建对子,1018名机关党员下沉社区,联系群众4356户;健全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工作联评等机制,促进党政机关资源向社区覆盖延伸。团区委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六甲社区建立“七彩小屋”,组织志愿者为4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志愿服务;区检察院在六甲街道派驻检察室,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法律宣传、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三是创新党建强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今年全区第一批10个党建创新项目通过评审验收,并示范推广。吴井街道党工委在全省率先建立首个街道社会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太和街道党工委建立楼宇经济综合服务机制,推动20项服务进楼宇,服务街道经济发展;小板桥街道党工委建立“1+1+2”拆迁过渡期党组织建设管理模式,确保被拆迁的“城中村”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党员得到有效服务等等。

    四、夯实服务基础

    一是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动态调整社区干部岗位补贴,建立增长机制;建立离职社区干部生活补助及优秀社区干部奖励机制,确保“适当待遇留人”;区财政每年保障每个街道8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的党建经费及3—11万元不等的社区建设经费补助;落实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经费困难党组织专项资金100万元,按每名党员每年50元的标准及时核拨“两类”组织党建经费,保障基层党建工作开展。重视基层服务场所建设,全区81个社区均建有规范的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当前,正在研究再次提高社区干部岗位补贴,并划拨城市社区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经费,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二是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今年,严格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标准程序,共排查出6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区级党员领导干部、29名社区党组织常务书记、党建指导员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整顿工作,6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整顿提升。区委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联系软弱涣散党组织优化提升工作机制,着力巩固整顿工作成效,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打造为服务群众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活力。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围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各级领导讲党课、邀请专家授课、组织示范点观摩等方式,对全区107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进行全员专题培训;年内举办18期党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共培训1223人;积极开展“合作股份”试点工作,建设8个“合作股份”项目,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加大对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增强基层的发展活力。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官渡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一直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前列,先后获得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区、昆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区等荣誉。下一步,官渡区将坚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齐部署、共推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互促双赢、稳步提升,以优异成绩回报中央和省、市委多年来对我区的关心和支持。(来源:昆明党建网)

编辑:邹美连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阅读
昆明信息港官方微信